电鳗
摘要:电鳗是电鳗目裸背电鳗科电鳗属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型,头部扁平;无腹鳍、背鳍及尾鳍;臀鳍和身体长度几乎一样;鱼鳃偏小,由三角形鳃盖骨覆盖着; 体表光滑无鳞。背部一般为暗绿色或灰色,腹部为黄色。 [阅读全文]
摘要:电鳗是电鳗目裸背电鳗科电鳗属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型,头部扁平;无腹鳍、背鳍及尾鳍;臀鳍和身体长度几乎一样;鱼鳃偏小,由三角形鳃盖骨覆盖着; 体表光滑无鳞。背部一般为暗绿色或灰色,腹部为黄色。 [阅读全文]
摘要:鸽子,是鸽形目鸠鸽科鸟类,有42个属,309个种。其头顶广平,头形较小,身躯硕大而宽深,从喙到尾端长53-56厘米,胸围38-40厘米,喙硕长而稍弯;成年鸽眼环为红色或肉红色,青年鸽眼环粉红色;腿短且有鳞片;其眼睛周围被裸露的皮肤包围; 体羽多数呈灰色和褐色,有些羽色更鲜艳。 [阅读全文]
摘要:青蛙是蛙科褶蛙属的两栖类动物, 其头部略呈三角形,长大于宽;眼大而凸出;前肢短,指趾端钝尖,后肢较短粗,趾间几为全蹼;背部较粗糙,生活时蓝绿、黄绿、深绿,灰绿、灰褐色等,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腹面皮肤白色,光滑,无斑。 [阅读全文]
摘要:蝎子,是蛛形纲蝎目动物统称,目前已知有6科70属。 蝎子的浑身全副武装,周身披着壳质的铠甲,在不分节的头胸部,有单眼和复眼以及六对行动灵活的附肢;腹部较长,分布明显,前腹七节、较阔,后腹五节、较窄;末端有一球体,内藏毒液,突起部分形成尾刺 [阅读全文]
摘要:蜈蚣是蜈蚣目蜈蚣科节足动物 ,蜈蚣是扁平长条形,全体共 22个环节。头部暗红或红褐色,有头板覆盖,前端两侧有触角和颚肢一对;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4~20 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自第二节起,两侧有步足一对,多为黄色或红褐色,呈弯钩形。蜈蚣得名与其产地有关,因该虫产于吴地,又属虫类,故名。 [阅读全文]
摘要:梅花鹿(学名:Cervus nippon)属于鹿科鹿属。其头体长为105-170厘米,肩高64-110厘米,尾长80-180厘米,颅全长260-290厘米,体重40-150公斤。雄性具有角,雌性则无角,雄鹿的角通常分为3-4叉。梅花鹿耳大而直立,四肢纤细,躯干匀称,尾巴较短。皮毛呈红色,沿脊背两侧有多行不规则的白色斑点,下颌为白色,鼻面和颊部为沙黄色,尾巴的背面为深棕色,尾巴的下方和鼠蹊部为白色,腹部毛发为淡棕色。夏季的毛发较薄且无绒毛,冬季毛发变得浓密,呈现出核桃褐色,白色斑点则相对不太明显。 [阅读全文]
摘要:骆驼属,是偶蹄目骆驼科下的一个属,根据形态分为单峰驼和双峰驼两种。又称“橐驼”。其头较小,颈粗长,弯曲如鹅颈,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鼻子能自由关闭。 [阅读全文]
摘要:企鹅(学名:Spheniscidae):是鸟纲、企鹅科所有物种的通称。有“海洋之舟”美称的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它们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在南极安家落户。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8种,大多数都分布和生活在南半球。特征为不能飞翔;一般而言,企鹅的腿和膝盖都藏在了它的肚子里,脚生于身体最下部;企鹅在地面站立时,髌骨卡在股骨与胫跗骨关节处,起到稳定膝关节的作用,也可借其将股骨与胫跗骨定位固持;趾间有蹼;跖行性(其他鸟类以趾着地);前肢成鳍状;羽毛短,以减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间存留一层空气,用以保温。背部黑色 [阅读全文]
摘要:猫头鹰(英文名:owls),是鸮形目鸟类统称。猫头鹰眼睛大,双目均向前,是区别于其他鸟类的特征。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因头大而宽长得与猫极其相似,故名。通体羽毛大多为褐色,散落点缀着浅色的细小斑纹,羽毛稠密,蓬松、柔软,眼睛周围的羽毛呈辐射状,两眼间细羽突出直到额头,呈菱形,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嘴短前端有向下弯曲的小钩,嘴的根部没有蜡膜,但多被硬一些的羽毛所掩盖;脖子转动灵活,具有特殊的颈椎结构,头的活动范围可达到270度。猫头鹰的种类因体型、图案和颜色而异,但每种猫头鹰都有猛 [阅读全文]
摘要:孔雀是雉科孔雀属的鸟类动物, 一种大型的陆栖雉类,有羽冠,雄鸟尾毛很长,展开时像扇子。其羽毛绚丽多彩,羽支细长,犹如金绿色丝绒,其末端还具有众多由紫、蓝、黄、红等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开屏时反射着光彩。孔雀有三种,即绿孔雀、蓝孔雀和刚果孔雀。 [阅读全文]
摘要:小龙虾,是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节肢动物小龙虾甲壳坚硬;体色包括红色、红棕色、粉红色,背部酱暗红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螯狭长;爪子暗红色与黑色,有亮橘红色或微红色结节;头顶尖长;体形较大,呈圆筒状;丝状鳃;头部有触须 小龙虾形态与海水龙虾相似,个体比海水龙虾小,故名小龙虾。 [阅读全文]
摘要:鹫珠鸡为鸡形目、珠鸡科、珠鸡属鸟类,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索马里、坦桑尼亚。栖息于森林、草原、繁茂的灌木丛和林缘地带,在热带草原干燥和开放的栖息地繁殖。1834年命名,无亚种。珠鸡科体型最大的品种,因头颈部像兀鹫而得名。雄性比雌性略大,且具肉冠和美丽的羽毛。头小而圆。比其他的珠鸡有一个更长的脖子、腿和尾巴,翅膀短而圆。雌雄羽色相似,为蓝色或黑褐色基底,密布白色斑纹,如同珍珠。科目分类:鸡形... [阅读全文]
摘要:玄凤鹦鹉别名鸡尾鹦鹉、卡美鹦鹉、高冠鹦鹉,为鹦形目、凤头鹦鹉科、鸡尾鹦鹉属鸟类,原产于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北美洲部分地区,人工养殖的笼养品种遍布世界各地。主要栖息在干燥与半干燥的各种林地、灌木丛、河流边的森林区、荆棘丛、果园、农场田园、平原、路边等地区。1792年命名,无亚种,以颜色区分达18种不同的变种,另有少数一些不确定特例。拥有着可爱的红脸蛋。与同科其它品种一样... [阅读全文]
摘要:鹃鴗别名鹃三宝鸟,为佛法僧目、鹃鴗科、鹃鴗属鸟类,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斯及周边岛屿特有物种。1783年命名,共3个亚种。指名亚种发现于马达加斯加岛和马约特岛、Intermedius亚种发现于昂儒昂岛、Gracilis亚种发现于大科摩罗岛。羽色灰蓝,背部闪耀着金属的绿色和紫色光芒,十分的美丽。它是鹃鴗科唯一物种,分类学上存在很大争议,目前被列在佛法僧目下。因其形态习性极为特殊,很多学者建议将... [阅读全文]
摘要:卷羽鹈鹕为鹈形目、鹈鹕科、鹈鹕属鸟类,原产于欧洲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亚洲东部。我国新疆、青海及山东以南沿海等地有少量分布,冬季迁至南方(闽江河口湿地一带),少量个体定期在香港越冬。野生于内陆浅水湖泊、江河、沼泽,以及沿海地带等。1832年命名。它们飞行时的姿态很优美,将颈昂起像鹭科,而且整群会一同飞行。其数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临灭绝物种清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大型水鸟,鹈形目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