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百科

酋尔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5 09:03
浏览:46.8K

摘要:酋尔龙(学名:Quilmesaurus)是蜥臀目兽脚亚目阿贝力龙科的肉食性恐龙。居氏酋尔龙拥有高度特化的膝盖关节。股骨拥有强壮、发展良好的Mediodistal crest,而胫骨拥有钩状胫骨峰(Cnemial crest)。这是近端跗骨(Proximal tarsal)没有固定的证据,而外踝(Lateral maleous)的末端突出比内踝(Internal maleous)还多,形成非对称轮廓... [阅读全文]

密林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4 09:04
浏览:21.3K

摘要:密林龙属(学名:Pycnonemosaurus) 是兽脚亚目恐龙阿贝力龙科短吻龙类的一属,生存于7210-7000万年前白垩纪的南美洲的巴西。化石发现化石包括胫骨、腓骨残片、不完整的耻骨、几节尾椎、一颗牙齿和四颗残破的牙齿。耻骨的柄部小、胫骨峰(Cnemial crest)呈斧状,显示它们属于阿贝力龙科短吻龙类。化石发现于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一处砂砾岩地层金刚石组(Adamantina F... [阅读全文]

普尔塔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4 09:04
浏览:19.2K

摘要:普尔塔龙是最巨大的恐龙,拥有恐龙世界最宽的脊椎骨,因此推测,他可能是最粗壮的恐龙, 体长可达三十米,体重可达七十五吨。物种学史普尔塔龙的化石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诺瓦斯带领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于阿根廷的圣塔克鲁兹省,该省位于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他把这种恐龙命名为瑞氏普尔塔龙,以表达他对发现并准备这些化石标本的帕布鲁·普尔塔和圣地亚哥·瑞宜的敬意。分布范围普尔塔龙发现地点为南美洲,阿根廷,距今... [阅读全文]

滥食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4 09:04
浏览:8.2K

摘要:滥食龙(学名:Panphagia)是种基底蜥脚形亚目的小型恐龙。生物学史命名滥食龙是在2009年由Ricardo N. Martínez与Oscar A. Alcober命名。他们同时也提出一个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发现滥食龙是目 前已知的最基底蜥脚形亚目恐龙。模式种是首祖滥食龙(P. protos)。属名意为“全吃”,意指它们的杂食性食性;种名意为“第一的”。发现化石发现于阿根廷圣胡安省的伊斯基瓜... [阅读全文]

皮亚尼兹基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4 09:03
浏览:12.3K

摘要:皮亚尼兹基龙(学名:Piatnitzkysaurus)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中期的南美洲。形态特征总共有两个已知的部分骨骼:一个破碎的头骨、和两个部分颅后骨骼,其中一个是副模标本(英语:paratype)MACN CH 895;它是目前所知最完整的侏罗纪中期南半球兽脚类标本。皮亚尼兹基龙是种相对轻盈的中型二足肉食性动物,身长约4.3米,体重约450公斤,这是根据属于亚成年体的正模标本所... [阅读全文]

皮萨诺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4 09:03
浏览:17.1K

摘要:皮萨诺龙(Pisanosaurus)又名匹萨诺龙、皮萨龙或比辛奴龙,是二足的原始鸟臀目恐龙,生存于晚三叠纪的南美洲。其学名来自它的发现者皮萨诺。 皮萨诺龙是在1967年由阿根廷古动物学家Rodolfo Casamiquela叙述、命名。模式种是Pisanosaurus mertii,也是唯一的种。化石发现于阿根廷的伊斯基瓜拉斯托组(Ischigualasto Formation),年代属于三叠纪晚... [阅读全文]

巴塔哥尼亚爪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4 09:03
浏览:25K

摘要:巴塔哥尼亚爪龙被分类在阿瓦拉慈龙科,这类恐龙包括有蒙古的单爪龙及阿根廷的阿瓦拉慈龙。形态特征正模标本包含了一组不完整但保存很好的骨骼,保存了很多脊椎、鸟喙骨、部份前肢、骨盆及后肢,只缺乏了头颅骨巴塔哥尼亚爪龙估计约有2米长。 [阅读全文]

巴塔哥尼亚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4 09:02
浏览:31.5K

摘要:巴塔哥尼亚龙(属名:Patagosaurus)是种大型、草食性、长颈部的蜥脚下目恐龙。发现了10多个巴塔哥尼亚龙的化石,但其中几个可能属于其他相关物种。物种学史巴塔哥尼亚龙是由何塞·波拿巴(Jose Bonaparte)在1979年所发现、命名,模式种是法氏巴塔哥尼亚龙(P. fariasi)。波拿巴、保罗·阿普彻奇(Paul Upchurch)曾将巴塔哥尼亚龙归类于鲸龙科,但古生物学界对于这个归... [阅读全文]

帕克氏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4 09:02
浏览:36.1K

摘要:帕克氏龙(属名:Parksosaurus)帕克氏龙的化石包含一个关节相连的部份头颅骨与部分骨骸,显示它们为小型、二足、草食性恐龙。帕克氏龙是鸟脚下目棱齿龙科的一属恐龙,化石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的马蹄峡谷组,年代为上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生物学史考古发现在1926年,古生物学家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叙述了瓦氏奇异龙的一个骨骸(编号ROM 804),该化石是从埃德蒙顿组的红鹿河附... [阅读全文]

齿河盗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4 09:02
浏览:27.3K

摘要:齿河盗龙,是大盗龙科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末期(坎帕阶末期至马斯特里赫特阶中期)的阿根廷。形型体长6米,体重0.5吨。物种分类齿河盗龙原被认为属于新猎龙科,但在2013年,新的化石出土后,经过重新研究,新猎龙科被废除,齿河盗龙被认为属于暴龙超科,并发现属于暴龙超科内的大盗龙科。生活习性肉食性动物。分布范围齿河盗龙的化石发现于巴塔哥尼亚南部的Pari Aike地层,7500-69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 [阅读全文]

诺普乔椎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4 09:02
浏览:17.4K

摘要:诺普乔椎龙(学名:Nopcsaspondylus)意为“诺普乔的脊椎”,是以最初叙述者法兰兹·诺普乔(Franz Nopcsa)为名。分布范围诺普乔椎龙是蜥脚下目雷巴齐斯龙科的一属, 化石发现于阿根廷内乌肯省的Candeleros地层,年代为上白垩纪的康纳克阶。形态特征化石是一个背部脊椎骨,是在1902年由诺普乔所叙述,但当时并没有命名,该化石现已遗失。诺普乔椎龙具有小型椎体与大型侧腔,... [阅读全文]

门多萨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0 09:13
浏览:25K

摘要:门多萨龙(学名:Mendozasaurus)意为“门多萨蜥蜴”,是种蜥脚下目恐龙。门多萨龙属于泰坦巨龙类,这是一群具有相当短的颈部、尾巴,生存于白垩纪南半球的蜥脚类恐龙。分布范围门多萨龙 的化石出土于阿根廷门多萨省,化石并不完整,但已知它们身体覆盖者鳞甲,鳞甲这特征常见于许多泰坦巨龙类,例如萨尔塔龙。门多萨龙生存于晚土仑阶到晚康尼亚克阶,接近9300万年前到8500万年前。物种学史模式种... [阅读全文]

马萨卡利神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0 09:13
浏览:27.4K

摘要:马萨卡利神龙(属名:Maxakalisaurus)是一属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于1998年在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并直至2006年8月才得到命名。它的化石包含了一块上颌骨,而头部化石是泰坦巨龙类十分缺乏的。形态特征马萨卡利神龙长约13米,体重估计有9公吨,而亚历山大·克尔纳认为它可以生长到接近20米。马萨卡利神龙拥有长颈部与长尾巴、在蜥脚下目中相当独特的脊状牙齿。它们亦拥有类似萨尔塔龙的皮内成骨... [阅读全文]

马普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0 09:12
浏览:21.7K

摘要:马普龙是一种大型的兽脚类恐龙,属于异特龙超科中的鲨齿龙类。马普龙属下目前只有一种,玫瑰马普龙,生存时代为晚白垩世的晚塞诺曼期至早土伦期。马普龙的化石于1997至2001年在加拿大-阿根廷联合科考项目中被发现于阿根廷地区的乌因库尔组。命名由来属名mapu取自马普切语中的单词意为“大地的”,即“大地的蜥蜴”。种名取自化石发现地的玫瑰色岩层,同时也是纪念联合科考的赞助商Rose Letwin。基本信息和... [阅读全文]

大谜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1-10 09:12
浏览:44.9K

摘要:大谜龙(学名:Macrogryphosaurus)是生存在距今9300万年 ~ 86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的大型恐龙。生物学史在目前已知的 767 种恐龙中,体形排在第309位。与大谜龙 体形接近的恐龙,有犹他盗龙,河神龙,巴克龙,大眼鱼龙,准角龙,无鼻角龙等。形态特征大型恐龙,体长6米分布范围生活于距今9300万年 ~ 86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被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地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