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
摘要:加勒比地区国家。全称古巴共和国。一般认为,“古巴”一名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或“好地方”。位于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中大安的列斯群岛西部和墨西哥湾入口。有“墨西哥湾的钥匙”之称。由古巴岛、青年岛和附近的16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人口1147.2万(2020)。全国划分为15个省、1个特区(青年岛特区)。首都哈瓦那。自然地理主岛古巴岛为西印度群岛中最大岛屿。形状... [阅读全文]
摘要:加勒比地区国家。全称古巴共和国。一般认为,“古巴”一名源自泰诺语“coabana”,意为“肥沃之地”或“好地方”。位于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中大安的列斯群岛西部和墨西哥湾入口。有“墨西哥湾的钥匙”之称。由古巴岛、青年岛和附近的16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人口1147.2万(2020)。全国划分为15个省、1个特区(青年岛特区)。首都哈瓦那。自然地理主岛古巴岛为西印度群岛中最大岛屿。形状... [阅读全文]
摘要:俄罗斯一个州科斯特罗马州(Костромская область),成立于1944年8月13日,是俄罗斯西部的一个州,属中央联邦管区,位于东欧平原中部。其领土面积为6.01万平方公里,占俄联邦领土总面积的0.35%。行政区划科斯特罗马州成立于1944年8月13日,领土面积为6.01万平方公里,占俄联邦领土总面积的0.35%。州内的行政单位数量有24个行政区、7个州属市、4个区属市、3个市内区、18... [阅读全文]
摘要: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位于里海西岸,阿普歇伦半岛南缘。大巴库包括其周围的卡姆尼等4个卫星城和附近的50多个工矿城镇。公元885年开始有文献记载。18世纪为巴库汗国都城,1806年并入俄国。19世纪下半叶因开采石油而迅速发展,20世纪初成为外高加索的主要工业中心和石油基地。人口约300万(2020)。工业发达,以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和石油机械工业为主,年加工原油2200万吨。此外有船舶修造、电... [阅读全文]
摘要:以色列的最大城市,商业、交通、文化中心。位于地中海东岸,海拔3米。人口45.15万(2018)。雅法(希伯来语原义“美丽”)早在公元前第2千纪初,已是一港口城市。特拉维夫(希伯来语原义为“山丘上的春天”)是早期犹太复国主义者于1909年在雅法北郊建立的犹太居民点(当时的雅法还是阿拉伯人的城镇)。20世纪20年代很多波兰人移民至此,形成了现代城市的基础。至1936年,已是巴勒斯坦最大的城市。1950... [阅读全文]
摘要:巴勒斯坦西南部古城,加沙地带的首府。西南距埃及边境30千米。城市名原义“强壮”“强有力者”。《圣经》中译本译为迦萨。人口约185万(2015)。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初建于公元前3000年。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传播中心之一。公元初的几个世纪间,出现多所讲授哲学、修辞学和讲演学的优秀学校,甚至传说希腊本土的学生也来这里留学。加沙是《圣经·旧约》提到的所谓“非利士人(即巴勒斯坦人)五大古城”之一。因... [阅读全文]
摘要:亚洲西部地区。公元前3000年左右迦南人在这一带活动,因而称为迦南。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圣经》中译本译为非利士人)从海上进入且后来居上,这个地区因此更名巴勒斯坦(希腊语意为“腓力斯人之地”),并沿用下来。古希腊学者如希罗多德(前5世纪)已予以征引,罗马人正式采用,以拉丁文书写为Palaestina,后演化为Palestine。其范围随历史进程有所变化,现代一般指英国原委任统治(1922~194... [阅读全文]
摘要:土耳其的最大城市和港口,海军基地,伊斯坦布尔省首府。地处土耳其西北部,东南距首都安卡拉350千米。当亚欧两洲交通要冲,扼黑海进出咽喉。原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正式名称伊斯坦布尔海峡)西岸,现已兼跨海峡两岸,成为世界上唯一横跨两大洲的城市。公元前658年由希腊人兴建,依山筑城,称拜占廷。公元196年被罗马帝国攻占。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从罗马迁都于此,重新营建。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别称新罗马。3... [阅读全文]
摘要:土耳其首都、第二大城市。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中段、萨卡里亚河支流安卡拉河东侧,海拔895米。东、南、北三面环山。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前13世纪为赫梯帝国首府,前25年归属罗马帝国,4世纪为拜占廷帝国城市,11世纪被突厥人占领,1360年入奥斯曼帝国版图。15世纪后数百年间为东西商路上的贸易中心,1923年成为共和国首都。面积24521平方千米。人口550.4万(2018)。气候冬湿冷、夏干热... [阅读全文]
摘要:黎巴嫩首都,地中海东岸最大港口。位于略呈钝角三角形的小半岛上,背依黎巴嫩山,东有贝鲁特河南北流贯,海拔24米。公元前2000年前后,由腓尼基人创建,取名贝里图斯,原义“水井”,后辗转演变为今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市区历史性建筑多呈白色,附近山峰高处又常白雪皑皑,故又获“乳白色港城”之称。早期海港和贸易中心。罗马帝国时代,经济、文化地位日益重要,是丝绸贸易的主要中转港。公元635年为阿拉伯帝... [阅读全文]
摘要:伊拉克首都和最大城市,巴格达省首府。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部。初建于底格里斯河西岸,后向东岸扩展。地势平坦低洼,海拔34米。公元762年由阿拔斯王朝第二代哈里发曼苏尔(754~775年在位)兴建,名称来源于波斯语Bagh(神)和dad(礼物或给予)二词,意为“神赐之物”“神赐城”。中国古籍迭有著录,如《四夷路程》称缚达城,《诸蕃志》称白达,《西使记》称报达,《元史》称八哈塔、八吉打,《元秘史》称巴... [阅读全文]
摘要:也门共和国首都,直辖市,萨那省首府。位于国境西部高原地区的萨那盆地内,西距红海150千米。海拔2200米,是西南亚各国海拔最高的首都。四周群山环抱,草木常青,有“春城”“阿拉伯明珠”等誉称。萨那原意“要塞”,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公元1世纪已见诸记载,4世纪成为也门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之一,6世纪曾是希穆叶尔王朝(公元前125~公元525)的首府。先后为也门王国(1918~1962)、阿拉... [阅读全文]
摘要:也门最大岛屿。位于阿拉伯海西部,亚丁湾外侧。距离亚洲大陆380千米,距离非洲大陆240千米。与附近几座岛屿合并称为索科特拉群岛,与非洲最短距离仅百余千米。该群岛坐落于非洲的大陆架上,和亚洲大陆隔着最深达5300米的深海区。长132千米,宽49.7千米,面积3796平方千米,约占索科特拉群岛陆地面积的95%。岛名源于梵文dvipa sahadara,意即“幸福之岛”。早年见于中国古籍,《郑和航海图》... [阅读全文]
摘要:也门历史名城,荷台达省城镇。位于国境西部的滨海平原东缘,临宰比德河。人口5.25万(2012)。东北距首都萨那170千米,西距红海16千米。建于9世纪初,为古代也门的政治中心,作为统治阿拉伯南部大部分地区的齐亚德王朝(819~1018)和纳贾希德王朝(1018~1060)的首都达240余年。农业种植以靛蓝、棉花为特色。原是纺织印染业和鞣皮制革业重要中心,近代以来持续不断的部族冲突与内战严重地抑制了... [阅读全文]
摘要:沙特阿拉伯东部城市,海湾地区的港口与海军基地。东濒临波斯湾,西南距首都利雅得380千米。人口44.84万(2015)。属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七月平均气温34.3℃,一月平均气温14.9℃;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88毫米。20世纪20~30年代是萨哈地区的贸易港和采珠中心。后随石油的大规模开采而转变为大型炼油及化工城兼杂货港,建有大规模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包括炼油厂、乙烯厂等)、大型钢铁厂与海水淡... [阅读全文]
摘要:沙特阿拉伯西部城市,沙特阿拉伯红海岸第二大港。位于红海东岸中段,东距麦地那160千米,距首都利雅得900千米,南距吉达320千米。人口34.5万(2015)。许多居民是从事炼油和石化工业的外国侨民,其中大部分来自亚洲。属热带干旱气候,冬季温暖干燥,1月平均气温20.7℃,夏季炎热干燥;7月平均气温32.9℃;年平均降水量33毫米。是新建的大型工业区之一,有大规模的炼油厂,同时建立了石化工业体系,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