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海鹦
摘要:角海鹦:别名海鹦,为鸥形目、海雀科、海鹦属鸟类,原产于太平洋北部海域。平时栖息于海洋上,只有繁殖时期才回到岸边的岛屿或陆地。1821年命名。筑巢于沿海岛屿的悬崖峭壁上的石缝中。巢穴主要用作休息、睡觉和储藏食物。平时在大海的上空展翅飞翔。阿拉斯加原住民以角海鹦为食品,用其羽毛制作衣物,在白令海峡地区也采集鸟卵为食物。2013年IUCN列为低危物种。如鹦鹉般美丽可爱,因此被称为海鹦。是世界上潜水本领最... [阅读全文]
摘要:角海鹦:别名海鹦,为鸥形目、海雀科、海鹦属鸟类,原产于太平洋北部海域。平时栖息于海洋上,只有繁殖时期才回到岸边的岛屿或陆地。1821年命名。筑巢于沿海岛屿的悬崖峭壁上的石缝中。巢穴主要用作休息、睡觉和储藏食物。平时在大海的上空展翅飞翔。阿拉斯加原住民以角海鹦为食品,用其羽毛制作衣物,在白令海峡地区也采集鸟卵为食物。2013年IUCN列为低危物种。如鹦鹉般美丽可爱,因此被称为海鹦。是世界上潜水本领最... [阅读全文]
摘要:角嘴海雀:别名大西洋角嘴海雀,为鸥形目、海雀科、角嘴海雀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东北部、北美洲西北部,冬季在日本九州、对马海峡、韩国沿海和北太平洋地区繁殖。我国辽宁南部旅顺有分布。夏季主要栖息于海岛、海岸和附近洋面上,非繁殖期则主要栖息于不冻的海洋中。1811年命名。中型海鸟,常成小群活动,善游泳和潜水,4-8月的筑巢季节,冰岛西南部的威斯特曼群岛上,约有83万只处于繁殖期的成鸟,大约占全球数量的20%... [阅读全文]
摘要:蓝枕鼠鸟,为鼠鸟目、鼠鸟科、长尾鼠鸟属鸟类,原产于非洲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乍得、吉布提、厄立特里亚、乍得、刚果、埃塞俄比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塞内加尔、索马里、苏丹、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1766年命名,共3个亚种。在荆棘灌丛中活动,常拍翅短距离水平飞行或滑翔。由于食量大,吃得多,整个身体显得较胖。时常集群紧紧地挤在一起栖息,相互梳理羽毛... [阅读全文]
摘要:毛腿沙鸡:别名沙鸡、辍鸡、寇雉、突厥雀、沙半斤,为鸽形目、沙鸡科、毛腿沙鸡属鸟类,原产于欧洲西北部、亚洲中北部及东北部,我国分布于内蒙、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山东及东三省。野生于平原草地、荒漠和半荒漠地区,也栖息于盐碱森林平原和沙石原野。1773年命名。大小似家鸽,但尾甚长而尖,翅亦尖长。通体沙灰色,背部密被黑色横斑。行走时,身体左右摆动。飞行呈波浪前进,常贴地面低飞,两翅扇动快,发出呼呼声响,... [阅读全文]
摘要:美洲夜鹰:别名墨西哥美洲夜鹰,为夜鹰目、夜鹰科、美洲夜鹰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中部及南部、南美洲中部及北部。野生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森林、草原、湿地、海洋潮间及沿岸。1771年命名,共9个亚种。适应性极强,分布范围很广。叫声响亮,不停的反复,雄鸟会发出口哨声。在美国当地被称为“会飞的蜍、蝙蝠”,但是最常用的名字还是“夜鹰”。夜鹰家族通常都是夜行性鸟类,但它却极为特殊,通常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活动,黄昏... [阅读全文]
摘要:普通燕鸥:别名燕鸥、中亚燕鸥,为鸥形目、鸥科、燕鸥属鸟类,原产于世界各地沿海地区均有分布,也常进入内陆地区。我国繁殖于新疆、青海、甘肃、四川、陕西、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山东、山西等省,迁经河北、湖北、陕西、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岛和台湾。野生于平原、草地、荒漠中的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也出现于河口、海岸和沿海、沼泽与水塘。1758年命名,共4个亚种。迁徙范围极广,繁殖于北半... [阅读全文]
摘要:南极燕鸥:别名蜈蚣草燕鸥,为鸥形目、鸥科、燕鸥属鸟类,原产于南极洲及周边小岛,野生于海岸的裸露岩石区。1789年命名,共有6个亚种。体型中等,外形与北极燕鸥非常相似,但它体型较为粗壮。虽与世界最擅长长途飞行的候鸟,北极燕鸥为近亲。但它繁殖后不会像北极燕鸥那样,进行壮观的长途迁徙,活动范围通常在繁殖岛屿两公里范围内。科目分类:鸥形生存环境:海岸颜色分类:黑色_灰色性情分类:游禽最大体型:40cm迁徙... [阅读全文]
摘要:翘眉企鹅:别名竖冠企鹅、冠毛企鹅、直冠角企鹅,为企鹅目、企鹅科、冠企鹅属鸟类,原产于南极洲附近沿岸海域,繁殖期分布于新西兰的奥克兰群岛和坎贝尔岛。1845年命名。肢体语言十分丰富,包括头部上下摆动,相互问候。弯腰、颤抖、低头和相互梳理,通常用于性行为前的调情。打斗时显示的动作和声音包括低下头并发出咆哮或吠叫,并通过扭转彼此咬定的鸟喙或在用脚蹼跳动时咬住对方的脖子来直接战斗。2016年IUCN列为濒... [阅读全文]
摘要:三声夜鹰:别名,为夜鹰目、夜鹰科、夜鹰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美国东南部,冬季则经墨西哥迁徙到哥伦比亚。野生于靠近开阔地的林中。白天在林床睡眠或顺著树枝的长轴方向栖息,黄昏和拂晓追捕昆虫。在其分布范围的中部常与卡罗琳夜鹰和弱夜鹰相混淆。夜行性鸟类,与普通夜鹰形态十分相似。因其强有力,且不慌不忙的叫声而得名。其叫声第1及第3音节重,可反覆不停地连叫400次以上。它常将捕捉来的猎物,含在带有短喙的嘴中,嘴... [阅读全文]
摘要:斯岛黄眉企鹅别名斯奈尔斯企鹅、响弦角企鹅、史纳尔岛企鹅、斯内斯凤头企鹅,为企鹅目、企鹅科、冠企鹅属鸟类,原产于大洋洲新西兰南部的斯奈尔斯岛,澳大利亚、阿根廷、马尔维纳斯群岛为游鸟。野生于亚温带森林或茂密灌木丛下,繁殖季节,在副热带辐合带觅食。越冬时,会向西冒险进入印度洋的亚热带水域中。1875年命名。2018年IUCN列为易危。繁殖期,当雄性返回巢穴时,雌性会向雄性鞠躬,然后雄性会向雌性鞠躬回敬,... [阅读全文]
摘要:小豆腐其实和豆腐无关。以萝卜缨、荠荠菜、茼蒿、白菜、菠菜等为主料,加大豆糊或豆面熬制,清嫩鲜香,民间爱吃。宾馆饭店也以精细小豆腐宴客,豆多用青豆,外加蛋清、虾肉丁、海参丁、肉丁等。泰安风味小吃。东北的小豆腐是将熟大豆用石磨加水磨制而成。简介小豆腐,北方风俗食品,于山东民间为常见。又名青子、渣饭、澄沫子(山东方言)等。味清淡,佐以蘸料尤佳。农家小豆腐主料:大豆200克。辅料:萝卜缨300克。调料:植... [阅读全文]
摘要:小鸡炖蘑菇,是一道东北家常炖菜,以鸡肉、干蘑菇和粉条为主要食材,主要烹饪工艺是炖。菜品制作笨鸡1只1250克、榛蘑(干)200克、香菇(干)4朵、土豆粉(干)250克、老抽20克、酱油30克、冰糖15克、盐15克、大葱3段、姜3片、食用油30克、香叶适量、八角适量、桂皮适量、花椒适量、白芷适量、清水适量。方法步骤1:将笨鸡清洗干净,斩块;步骤2:将斩好的鸡块用清水浸泡2小时左右,去掉血水;步骤3:... [阅读全文]
摘要:土豆焖扁豆是一道菜品,主料是土豆、扁豆,辅料是酱油、精盐、鸡粉、葱姜末、色拉油。做法1、扁豆择去两头去筋,洗净控水,土豆去皮切厚片。2、锅坐火上,加色拉油烧热,下葱姜末炝锅,下入扁豆煸炒至扁豆变软后,加入精盐,酱油,开水烧开后,切好的土豆片码在扁豆上,烧大约10分钟汤汁粘稠时加入鸡粉出锅。小贴士1 扁豆一定要煸透才好吃,煸好的扁豆一定加开水易熟。2 喜欢吃肉的朋友加入五花肉更好吃。 [阅读全文]
摘要:“一锅出”,就是“主菜和主食放在一起上桌”的意思。锅里又炖菜又烀饼子,菜炖在锅底,饼子贴在锅边。菜品简介东北的农家一锅出是用铁锅明火上桌,体现了东北人豪放的性格。多数一锅出里有排骨、油豆角、土豆块,铁锅的四周贴上玉米面的饼子。用料十分丰富,味道也一样,豆角绿绿的,绵而不过烂,土豆块已经到了被炖得没有任何棱棱角角的状态,入口即化,而吸收了青菜香味的排骨,味道也不错。当然主菜可以改成鱼、牛肉、排骨、鸡... [阅读全文]
摘要:家鸡榛蘑粉是吉林省传统菜肴之一。主料选用农家土鸡, 配以榛蘑、粉条 , 采用炖的技法制成。成菜特点是:肉烂脱骨,味醇浓香。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吉林十大经典名菜。用料家鸡1只约 500g、水发榛蘑、粉条、酱油、豆油、精盐、味精、料酒、花椒、八角、葱、姜。制法将鸡剁成3cm见方的块,用开水焯透控净水。勺内放底油烧热,放入葱、姜筷炝锅,加鸡快炒出香味,再加入酱油、精盐、味精、料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