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物理学家,发现J粒子)
摘要:丁肇中(Samuel C.C.Ting),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家。195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径小于10E-14厘米;1969年测量普通光和有质量的光(即矢量介子)之间的转变,证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变... [阅读全文]
摘要:丁肇中(Samuel C.C.Ting),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家。1959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径小于10E-14厘米;1969年测量普通光和有质量的光(即矢量介子)之间的转变,证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变... [阅读全文]
摘要:阿诺·彭齐亚斯,德国出生的美国射电天文学家,犹太人,1964年与罗伯特·威尔逊一起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并因此获得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彭齐亚斯1933年出生于德国的慕尼黑,后随全家移居美国。是1939年二战爆发前最后一批逃离纳粹德国的难民。到达美国后就读于纽约市立学院,1954年毕业于物理系,毕业后在陆军通讯兵团服役。两年后,彭齐亚斯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1958年获得硕士学位,1962年... [阅读全文]
摘要:卡皮察(Kapitsa,Petr Leonidovich),前苏联物理学家。1894年7月8日生于喀琅施塔得,卒于1984年4月8日。人物生平1918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工学院,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该校与E.卢瑟福一起工作。1929年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0~1934年任皇家学会蒙德实验室主任。1935年任苏联科学院瓦维洛夫物理问题研究所所长,1939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成就卡皮... [阅读全文]
摘要:生于印度旁遮普邦农村,卒于英国牛津。就读于旁遮普大学和剑桥大学,1952年在剑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以后任伦敦帝国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1956~1974年任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61年又先后任巴基斯坦总统首席科学顾问和科学委员会委员。1971年任联合国科技咨询委员会主席。195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3年当选国际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协会副主席。他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名誉院士... [阅读全文]
摘要:谢尔登·格拉肖(Sheldon Lee Glashow, 1932年12月5日- ),男,生于纽约。博士,世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 美国科学院院士。先后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主要研究领域是基本粒子和量子场论。1976年获奥本海默奖,1979年与S.温伯格、A.萨拉姆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誉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之父。人物经历谢尔登·格拉肖 ,男,博士,世界著名的理论物... [阅读全文]
摘要: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1933年5月3日-2021年7月23日),美国物理学家,因提出基于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的电弱理论获得197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史蒂文·温伯格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文学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国家天文学会会员,美国哲学和科学史学会会员,美国中世纪学会会员。曾任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机构顾问,美国防御分析研究所顾问等职。他的《广义相对论与引力论... [阅读全文]
摘要:菲奇(Fitch)是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是唯一的欧资国际评级机构,总部设在纽约和伦敦。在全球设有4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1100多名分析师。菲奇(Fitch)于1997年底由美国Fitch投资者服务公司和英国IBCA公司合并而成,并于2000年收购了Duff &Phelps和Thomson Bank Watch。其业务范围包括金融机构、企业、国家、地方政府和结构融资评级。迄今菲奇国际(... [阅读全文]
摘要:约翰·菲奇(Fitch, John)美国发明家。1743年1月21日生于康涅狄格州温泽;1798年7月2日卒于肯塔基州巴德斯通。很难找到一个象菲奇那样时乖命蹇的人了。菲奇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父亲非常苛刻,妻子爱找岔子,后来他把她遗弃了,在美国的独立战争期间,当他主管一家枪支制造厂时,他赚了一些钱,但殖民地货币后来成了废纸。姓名:约翰·菲奇 Fitch, John国家或者地区:美国学科:发明家发明创造... [阅读全文]
摘要:朵琳·克罗宁,(Doreen Cronin),出生于美国纽约,第一本创作“Click,Clack,Moo: Cows That That Type”。人物经历朵琳·克罗宁(Doreen Cronin),出生于美国纽约,热爱写作,作品诙谐逗趣,拥有广大书迷。个人作品她的第一本创作“Click,Clack,Moo: Cows That That Type”,出版后即得到凯迪考特大奖的肯定。之后的作品也... [阅读全文]
摘要:罗宁·A·J,英国小说家,曾被誉为“20世纪的狄更斯”。1896年出生于苏格兰丹巴顿郡。格拉斯哥大学毕业,曾在南威尔士行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中尉军医在英国海军预备队服役。192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26至1930年在伦敦行医,1930年弃医从事文学活动,成为专业作家。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帽商的城堡》(1931)很受欢迎。作者简介克罗宁·A·J,英国小说家,曾被誉为“20世纪的狄更斯”。1... [阅读全文]
摘要:克罗宁(Cronin,James Watson), 美国物理学家,198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1年9月29日生于伊利诺斯芝加哥。 克罗宁1955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便到布鲁海文国立实验室工作。1958年,他又回芝加哥大学任教授。克罗宁从事的研究内容是自然世界的大范围对性。李政道和杨振宁指出宇守恒定律并不永远成立后,这一结论又和电荷共轭守恒性结合起来,成为人们所说的“CP... [阅读全文]
摘要:凯·西格巴恩(瑞典语:Kai Siegbahn,1918年4月20日-2007年7月20日)瑞典物理学家。因致力于研发一种用电子检测复合材料成分和纯度的新技术,于1981年与尼古拉斯·布隆伯根及阿瑟·伦纳德·肖洛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被公认是用电子光谱学(ESCA)发展化学分析技术的带头人。他的父亲曼内·西格巴恩曾获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人物生平1918年4月20日凯·西格巴恩出生于瑞典的隆... [阅读全文]
摘要:阿瑟·肖洛(Arthur Schawlow,1921年5月5日纽约州芒特弗农 - 1999年4月28日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美国物理学家,198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人物经历阿瑟·伦纳德·肖洛, (Arthur Leonard Schawlow)美国物理学家,1921年5月5日纽约州芒特弗农 - 1999年4月28日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他主要专注于对激光的研究,并因此于... [阅读全文]
摘要:尼古拉斯·布隆伯根 Bloembergen, Nicolaas(1920.3.11,尼德兰 多德雷赫特)荷裔美籍物理学家。他和美国的肖洛(Arthur Leonard Schawlow)及瑞典的西格班(Kai Manne Borje Siegbahn)一起,因革新了研究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光谱学方法,共获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布洛姆伯根和肖洛因研究那些不用雷射就无法探测的现象共获奖金的... [阅读全文]
摘要: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年10月19日——1995年8月21日),男,印度裔美国籍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在1983年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而与另一位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威廉·艾尔弗雷德·福勒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也是另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拉曼的亲戚。钱德拉塞卡从1937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任职,直到1995年去世为止。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