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19.5K
5007

宋家泰

祖籍安徽肥东,1915年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4岁时母病故。幼年无钱读书,老师惜才,免学费教之并收留于家中,从此开始了就读乡塾7年的学习。1937年中学毕业后,志在攻读地理,但被录入浙江大学农经系。因学非所愿,半年后弃学回乡。1938年考入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史地系,1939年转入中央大学地理系并继续攻读研究生,师从胡焕庸先生。1945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并一直在南京大学任教,1995年正式退休。

早在20世纪70年代,当地理界还在热衷于对大区域的研究时,宋家泰以敏锐的洞察力,把握到了国家的需求和科学发展方向。1975年7月接受原国家城建总局为培养城市总体规划高级人才的建议和要求,将南京大学“经济地理”专业改为“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创立了中国城市与区域学科,并首任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自此之后,带领师生队伍到江苏江阴、盐城、六合,湖南岳阳、石门、澧县,湖北宜昌、当阳,山东烟台,广西柳州,河南商丘等城市沿海地区,从地理学的角度入手,对城市性质、人口和规模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和解决城市规划建设和地域国土开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创了中国现代城市地理的先河,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城市总体规划》,为中国现代城市地理学科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0年,宋家泰在《地理学报》上发表论文“城市-区域与城市区域调查研究——城市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调查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城市-区域”理论。其主要论点为:城市与区域是一种相互依存、不可分裂的“血肉”关系,城市与区域具有动态统一性原则,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或焦点,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两者是主导和基础的关系,其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本质联系,城市及其借以存在和发展的一定区域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城市—区域理论的提出,揭示了城市-区域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不可分割的理论、框架和方法,意在表达在研究城市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把城市放大到合理的区域范畴内,通过研究区域经济基础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来合理确定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和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它的发展又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和中心带动效应。“城市-区域”理论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开创了新的方向,打破了原先以苏联规划理论为主导的模式,提出进行城市规划不仅要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应该积极研究城市-区域间的关系,探索城市-区域发展的规律,从中总结出指导城市发展的依据,科学地规划城市,理性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定位、发展性质、发展规模等城市规划的重大问题。 按照“城市-区域”理论框架与方法,宋家泰在20世纪80年代就意识到,要发挥中国城镇的中心作用,需要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完善的城镇体系。因此,在城市-区域理论应用层面上进一步拓展到城镇体系规划。宋家泰认为,城镇体系规划是依据现状地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自然环境的空间分布特点,合理地组织地域城镇群体的发展及其空间组合。1983年开始展开城市(镇)体系研究,1984~1985年,先后对烟台市、南京市、合肥市的城镇体系进行规划研究。在这些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国内首次论述了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办法,重点总结出城市(镇)体系规划中以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职能组合结构为主的“三个结构”和反映节点间相互关系的城镇联系与扩散形式和城镇网络系统的“一个综合网络”,并初步归纳出城市(镇)体系规划的6个步骤:①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基础分析;②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③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及制约因素分析;④城镇体系规划布局;⑤城市经济区划分及其发展;⑥实施城镇体系规划的措施。 1985年,宋家泰发表《城市地理学与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作了较好的论述。他认为城市地理学是构成城市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探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生、发展的地理依据和城市的地理特点,和其他地理学科一样,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服务。根据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宋家泰提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中心建设,城市(镇)居民点体系和地区经济组成经济网络的研究;城市发展和城镇布局的自然条件研究;城市历史地理特征及其对现代城市规划布局影响的研究;城市人口增长和社会就业与消费的地理研究;城市经济结构、交通、居住质量、郊区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和旅游事业的地理研究;城市生态环境研究。根据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结合当时科学技术,特别是系统理论、系统分析控制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总结出了当时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①城市系统分析和城市地理数学模型的方法;②城市地理调查和空间抽样调查;③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地理比较方法;④综合分析方法;⑤城市信息系统方法;⑥遥感技术的应用。

5007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北大西洋涛动
下一篇:永宁县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