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34.6K
6725

多米纳制

多米纳制的核心元素萌芽于274年担任元首的奥勒利安统治时期,基本定型于戴克里先统治时期。与元首制相比,多米纳制旨在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确立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内容包括:实行多位皇帝、副帝联合共治的统治模式。戴克里先时期,罗马帝国分为4部分,由4位统治者共同治理,形成了“四帝共治制”的局面,但戴克里先掌管全权;自诩其权力起源于神,其命令具有法律效力,对臣民拥有生杀予夺之权;进一步削弱元老院的地位;取消罗马城作为帝国唯一最高政治中心的身份;实行军事改革;创建新型官职;调整帝国的基督教政策;引入东方宫廷礼仪等。

君士坦丁一世统治时期(306~337),多米纳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君士坦丁采用分封同姓王的方法代替了“四帝共治制”,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其间,官僚机构急剧膨胀,官员的最高职责就是效忠君主。《米兰敕令》采取宽容基督教的态度,为君主制寻求理论根据,使宗教成为统治的工具。330年,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廷,改名君士坦丁堡,称“新罗马”。这标志着多米纳制的最终确立。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随着蛮族入侵和西罗马皇帝大权的逐步旁落,多米纳制在帝国西部逐渐走向衰落,并随着476年末代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的废黜而宣告终结;但在东罗马帝国则不断强化,成为拜占廷帝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并延续了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在查士丁尼一世时(527~565)还发展得相当充分。

多米纳制的建立终结了3世纪的帝国统治危机,在某些方面强化了罗马皇帝的权威,为西罗马帝国后期统治与拜占廷帝国的君主专制统治模式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加剧了帝国的分裂与对立,对古代与中世纪地中海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6725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朱古达战争
下一篇:迦太基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