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岛新小羚
摘要:桑岛新小羚(学名:Neotragus moschatus):是偶蹄目、牛科、新小羚属的唯一物种,是一种体型非常小的羚羊。体长57-62厘米,尾长11-13厘米,肩高30-41厘米,角长5-13厘米;体重4-6千克。眼睛有黑环,外形皮毛暗棕色,有不明显的斑点,腹部是白色。耳朵上有明显的粉红色,仅雄性有短角,生长靠近头颅,向后弯曲,角在基部有环纹。雌性则没有角。 [阅读全文]
摘要:桑岛新小羚(学名:Neotragus moschatus):是偶蹄目、牛科、新小羚属的唯一物种,是一种体型非常小的羚羊。体长57-62厘米,尾长11-13厘米,肩高30-41厘米,角长5-13厘米;体重4-6千克。眼睛有黑环,外形皮毛暗棕色,有不明显的斑点,腹部是白色。耳朵上有明显的粉红色,仅雄性有短角,生长靠近头颅,向后弯曲,角在基部有环纹。雌性则没有角。 [阅读全文]
摘要:皇家岛羚(学名:Neotragus pygmaeus):是偶蹄目、牛科、岛羚属动物。是世界上最小的羚羊。毛色为淡褐色,身体下部的颜色较浅。雄性皇家岛羚长出一对非常小的黑色犄角,这些角光滑且呈圆锥形,最大长度可达3.5厘米。 [阅读全文]
摘要:贝氏岛羚(学名:Neotragus batesi):是偶蹄目、牛科、岛羚属动物。是一种体型很小的羚羊,体重2-3千克,体长50-57.5毫米,尾长45-50厘米。雌性通常比雄性大。只有雄性有非常短的角,通常长度为2-4厘米。身体呈驼背,前倾的形式,肩膀低于臀部。腿非常纤细。体背的皮毛整体光滑发亮,呈深栗色至暗红棕色,侧面变得较浅。底部发白。短尾巴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棕色。 [阅读全文]
摘要:林犬羚(学名:Madoqua saltiana):是偶蹄目、牛科、犬羚属的哺乳动物。体型较小,肩高约30-40厘米,体重3-5千克,英文名为Dik-dik,源自其叫声。雌性稍大。雄性有细短角;鼻长,嗅觉发达;额顶毛发可竖起。雌性稍大。雄性有细短角;鼻长,嗅觉发达;额顶毛发可竖起。毛皮柔软。背部的皮毛从红棕色到黄灰色不等,侧身较浅,颈部和胸部的前部是红灰色,鼻子、耳冠和耳朵的后部、腿部是锈红色。蹄很小,尾巴不显眼。雌性有四个奶头。 [阅读全文]
摘要:银犬羚(学名:Madoqua piacentinii):是偶蹄目、牛科、犬羚属动物。这是最小的犬羚。体长45-50厘米,体重2-3千克。皮毛的颜色是银灰色,四肢、耳朵和口吻则是沙石色。脸颊和脊背呈乳黄色,鼻梁通常为鲜红棕色。在两个小犄角之间的头部可见一簇红头发。耳朵相对较小,外边缘黑色。 [阅读全文]
摘要:柯氏犬羚(学名:Madoqua kirkii):是偶蹄目、牛科、犬羚属动物。体长52-67厘米,尾长3-6厘米,肩高30-40厘米。最大的特征是它们的嘴巴和鼻子很长。背部毛色为黄灰色或红褐色,腹部为灰白色。仅雄性有角。胆子较小。由于在柯氏犬羚的头上有浓密的毛,所以柯氏犬羚的角很难被发现。尾巴和蹄子也很小。 [阅读全文]
摘要:长颈羚(学名:Litocranius walleri),又称麒麟羚。它的名字起源於索马里语的哺乳动物。长颈羚可以重达52千克及肩高超过1米,四肢细长,奔跳速度很快,并且动作十分优美。长颈羚栖息在干燥的荆棘丛林地区,一般单独或成对生活,偶尔也会6、7只雌性由一只雄性率领组成小群一起生活。长颈羚的食物主要以嫩树叶、叶芽、花朵花蕾为主,同时也喜欢吃金合欢的嫩枝条。 [阅读全文]
摘要:索马里苍羚(学名:Nanger soemmerringii):体长125-150厘米,肩高81-90厘米;体重28.5-38.6千克。有短而重的犄角,向后弯曲,角尖向上。雄性角长38-48厘米,雌性的角小一些,并且通常较短。是一种体型魁梧的大羚羊,雄性比雌性大。一般体色为淡黄褐色,下体是白色;有明显的分界线。雄性皮毛颜色较重,从前额至后体的三分之二处有14-22条环纹。 [阅读全文]
摘要:葛氏苍羚(学名:Nanger granti):是偶蹄目、牛科、苍羚属的动物。体重45-65千克,体长140-166厘米。是一种体型大皮毛浅的羚羊,它们有长长的角和腿。后躯处具有明显的矩形,白色形状,并在大腿下方延伸出鲜明的黑色条纹。雄性和雌性具二态性。雄性比雌性大,它们的角更长,更粗,范围在50-80厘米。与雄性相反,雌性的角较小,30-40厘米,细而对称。 [阅读全文]
摘要:苍羚(学名:Nanger dama):是偶蹄目牛科苍羚属的一种食草动物。头体长140-165厘米,肩高90-120厘米,尾长25-35厘米,体重35-75千克。是所有小羚羊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体质强壮,雄性的更大更结实。有细腿和细长的脖子,以及S形的角。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皮毛光泽具红褐色和白色斑点。脸颊和下体始终是白色的,脖子红棕色,其喉咙上总是露出白色的斑点。有三个亚种,亚种之间的颜色不同。 [阅读全文]
摘要:鹅喉羚是哺乳纲,鲸偶蹄目,牛科,羚羊属的哺乳动物 。它们颈细而长,雄兽颈下有甲状腺肿,形似鹅喉。上体毛色沙黄或棕黄,吻鼻部由上唇到眼平线白色,有的个体略染棕黄色调,额部、眼间至角基及枕部均棕灰,其间杂以少许黑毛,耳外面沙黄,下唇及喉中线也为白色,而与胸部、腹部及四肢内侧的白色相连 。鹅喉羚体形似黄羊,它的尾巴比黄羊长,所以又被称为“长尾黄羊”;因雄羚在发情的时候喉部肥大,状如鹅喉,所以得名“鹅喉羚”。 [阅读全文]
摘要:斯氏瞪羚(学名:Gazella spekei)是最小的瞪羚。斯氏瞪羚曾经被看作山瞪羚的亚种。肩高50-60厘米,体长95-105厘米,尾长15-20厘米,体重15-25千克。毛色为浅棕色,腹部为白色。栖息于非洲东部的半干旱草原和半沙漠地区。 [阅读全文]
摘要:阿拉伯沙瞪羚(学名:Gazella marica):是偶蹄目、牛科、瞪羚属的食草动物。头尾长97厘米,身高约55-60厘米。雄性体重约为22千克,雌性性体重为18千克。雌雄都有犄角,雄性长达27厘米,雌性15厘米。体型较小。腿细长,善于跳跃式奔跑,时速可达80千米。 [阅读全文]
摘要:细角瞪羚(学名:Gazella leptoceros):是偶蹄目、牛科、瞪羚属的哺乳动物。体长100-110厘米,肩高65-72厘米,尾长15-20厘米;体重20-30克。上体和体侧呈奶油色或黄白色,下体为纯白色,侧面有一条微弱的条纹。面部斑纹相对较淡。两性都有都有细长的犄角。雄性的更长,略呈“S”形,雌性的明显要细小。蹄子稍宽,以便在长距离的沙地上行走。 [阅读全文]
摘要:山瞪羚(学名:Gazella gazella)是一种羚羊类的动物,头体长98-115厘米,体重16-29千克。上体黑褐色,下体白色,侧腹和四肢浅棕色。面部标有与黑边交际的灰白色条纹。还有一道狭窄的,用于分隔腹侧和白色下体的暗色侧面带。下侧腹的皮毛颜色是浅黄色。黑尾巴短而浓密。耳朵也比较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