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熊
摘要:眼镜熊是食肉目熊科短面熊属哺乳动物,又称安第斯熊。毛色为通体黑色或深棕色,有白色的环或者半环围绕在眼周围,白色半环位于颈部,并且以线状延伸到胸部。四肢较短而有力,足掌宽大,爪长而弯曲;毛厚密且粗糙;头圆,耳较小;吻部较其他熊科动物最短。由于面部通常有白色的环或者半环分布在眼周围,因而得名眼镜熊。又因为分布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域,又称安第斯熊。寿命20—25年。 [阅读全文]
摘要:眼镜熊是食肉目熊科短面熊属哺乳动物,又称安第斯熊。毛色为通体黑色或深棕色,有白色的环或者半环围绕在眼周围,白色半环位于颈部,并且以线状延伸到胸部。四肢较短而有力,足掌宽大,爪长而弯曲;毛厚密且粗糙;头圆,耳较小;吻部较其他熊科动物最短。由于面部通常有白色的环或者半环分布在眼周围,因而得名眼镜熊。又因为分布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域,又称安第斯熊。寿命20—25年。 [阅读全文]
摘要:霍加狓,偶蹄目长颈鹿科霍加狓属哺乳动物,又名欧卡皮鹿。 霍加狓长相奇特,外形稍似羚羊,躯体有点像马,头形却如长颈鹿。雄性顶部有短的角,外面也有一层薄的毛皮包覆;体色以紫褐色为主,腿上具有像斑马一样的横条纹;身体短而结实,背脊像长颈鹿那样倾斜,脖子也比一般动物长;霍加狓的四肢细长,前、后足的蹄间有臭腺;没有门齿和犬齿,舌头很长,能自由伸缩,颈部较长。 [阅读全文]
摘要:薄翅螳螂属于螳螂目螳螂科。体形中等大小,体长40—76毫米,体形近似中华大刀螳,绿色或黄褐色,雌体交配后即以雄体为食。以多种害虫为食,分布广泛。是害虫天敌,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世界分布种类,在我国各地区均有分布。应保护。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卵多产于树皮上或草根附近。成虫以小虫为食。主要捕食蝇类、蝶蛾类幼虫。薄翅螳螂体长6厘米左右,全身呈淡绿色或淡褐色。薄翅螳螂前翅略带革质,后翅在腹端超过前翅,双翅如同薄纱般美丽,因此得名薄翅螳螂 。 [阅读全文]
摘要:黑犀是奇蹄目犀科黑犀属哺乳动物,别称黑犀牛、尖吻犀。体形壮硕,皮肤由棕色至灰色,毛被稀少而硬;皮厚实、粗糙,肩腰等处褶皱不如印度犀明显,体表无疣状突起;耳呈卵圆形,头粗长,颈粗短;鼻上部有实心的前后两只双角,前角最大者长可达1.4米;上唇中部有能伸卷的尖突起。雄性体重较雌性稍大。平均寿命为30-40年。 [阅读全文]
摘要:蜗牛,是柄眼目蜗牛科的软体动物,目前已知全世界有蜗牛25000多种 。蜗牛的身体柔软,外有一个螺旋形的外壳,躯体分头部和足部;头部有2对触角、后1对较长,后触角的顶端有1对眼,口腔内有颚及形似锉刀的齿舌,用来咀嚼及切碎食物;腹足扁平,底部分泌黏液,方便足部利用肌肉收缩,在不同表面上滑行,呼吸在类似肺的组织进行,空气由吸气孔进入。蜗牛因其爬行时头部有两个像牛角那样的触角,故名。 [阅读全文]
摘要:鳄鱼,是鳄目鳄科和长吻鳄科的爬行动物, 共有8属23种。鳄鱼躯干较长;肌肉发达;头扁平,头部皮肤紧贴头骨,颅骨连接坚固,不能活动;牙齿呈锥形,长在牙槽中,每侧长有 25 枚以上的牙齿;舌头短而平扁,不能外伸;眼睛小而微突;尾巴粗壮略呈扁形; 四肢粗短;外鼻孔位于吻端的背面,上面有瓣膜; 有像盔甲样的鳞片。 [阅读全文]
摘要:黑熊(学名:Ursus thibetanus):是食肉目、熊科动物。共有7个亚种。雌性体长110-150厘米,雄性体长120-189厘米;尾长小于12厘米;肩高70-100厘米。雌性体重40-140千克,雄性体重60-200千克。体毛黑亮而长,下颏白色,胸部有一块"V"字形白斑。头圆,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垫厚实,前后足具5趾,爪尖锐不能伸缩。身体粗壮。 [阅读全文]
摘要:乌龟,是龟鳖目地龟科拟水龟属爬行动物。又称草龟、泥龟、金龟、香龟等。乌龟头部、颈部的侧面有黄色的线状斑纹;上缘不呈钩状,具有坚强的甲壳,甲壳椭圆形,略扁平;背面为褐色或黑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斑纹;四肢粗壮,略扁; 雄性较小,背甲黑色,尾较长,有异臭;雌性较大,背甲棕褐色,尾较短,无异臭。 [阅读全文]
摘要:金仓鼠是一种仓鼠科,中仓鼠属动物,大多是属于多瓦夫类仓鼠和黄金鼠。黄金鼠(Syrian Hamster)原产于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于1938年引入美国后才正式成为宠物。最常见的毛色以由脸颊到腹部为白色,背部为褐色的居多。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懂得把食物藏在嘴的两边,然后再从自己的“食物仓库”中吐出来,非常有趣。仓鼠也因此得名。 [阅读全文]
摘要:蛙,两栖纲无尾目动物,任何无尾目(Anura)两生类。在严格的意义上仅指蛙科(Ranidae, 即赤蛙科)动物,但蛙一词常泛指皮肤光滑、善跳的无尾目动物,以区别体肥、皮肤多疣、齐足跳的种类(称为蟾蜍)。 [阅读全文]
摘要:蛇,是蛇目爬行类动物的总称,起源于早白垩纪。全球总共有3425种蛇类。蛇可以分为毒蛇、游蛇、蟒蛇这三大类,其行走姿势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蜿蜒曲折地进。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身体细长,全身布满鳞片, 嘴可张大,舌头分叉,伸缩性强,四肢退化,通过腹部的肌肉收缩和自身的弯曲来实现快速移动。 [阅读全文]
摘要:松鼠,是啮齿目松鼠科松鼠属的哺乳动物。松鼠的体形细长,后肢更长;前后肢间无皮翼,四肢强健;眼大而明亮,耳朵长,耳尖有一束毛,冬季尤其显著;夏毛一般为黑褐色或赤棕色,冬毛多呈灰色、烟灰色或灰褐色,腹毛为白色;指、趾端有尖锐的钩爪,尾毛多而且蓬松,常朝向背部反卷。松鼠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稍重一些。因为松鼠的样子像老鼠,而且大多数喜欢啃食松果之类的坚果,习惯生活在树木尤其是松树上,故名。 [阅读全文]
摘要:北极地松鼠(学名:Spermophilus parryii)体型和普通松鼠类似,头顶较平,尾巴很小。毛色黄里带黑,棕色的皮毛点缀着白色斑点。毛色通常更为红褐色,质软,春季为灰棕色。会站立。爪子小而尖。鼻子眼睛黑色,上臼齿5枚,前后肢间无皮翼。白天活动,清晨最为活跃,主要在地面上活动,打地洞居住;数量众多,喜欢成群居住在一起。主要以植物为食,也吃昆虫、腐肉或其他小动物。有贮备食物越冬的习性,像松鼠一样,会利用颊囊将食物运到洞穴地道里储藏进来,直到新的植被生长。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的部分地区。 [阅读全文]
摘要:猬属(学名:Erinaceus)是猬形目猬科下一属,俗称刺猬,又名刺团、刺猪、猬鼠,刺猬以其背部覆盖的保护性棘刺而闻名,当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将自己卷成一个球形以保护自身 。该属包括4个物种:东北刺猬、东欧刺猬、欧洲刺猬和北部白胸刺猬。这些物种共计有8个亚种。刺猬体长约15~30厘米,体重约为600~1500克。通常情况下,雄性体型较小,雌性体型略大于雄性 。刺猬的体色多样,通常为棕色、黑色、白色、奶油色或上述颜色的混合。其棘刺无毒,爪子弯曲且锋利,具有4~5趾。 [阅读全文]
摘要:网纹蟒,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蟒科蟒属的爬行动物。体背有颜色较暗的三角形斑点,以及夹杂于较暗的线纹之间的黄色。腹部鳞片为淡黄色或白色,头部一般为黄色,头背中间有一条暗色的细纹向后延伸。网纹蟒又被称为称霸王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