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鞘嘴鸥
摘要:白鞘嘴鸥是一种仅分布于南美洲和南极洲的鸟类,毛多为白色,以鱼虾为食。体长40厘米左右,翼展约80厘米,翅膀上所有羽毛为白色,是一种以食腐为主的动物,主要从筑巢鸟类处偷窃食物,在企鹅孵化季节,常常可以看见它们在企鹅巢穴附近觅食,它们会觑准机会,偷取企鹅父母餵饲子女时掉下的食物碎屑,或者吃掉父母一时大意遗下的企鹅蛋,甚至主动攻击孤身的雏鸟。它们也在海上捕食小型鱼类、磷虾和鱿鱼,有时吃潮间带的藻类。 [阅读全文]
摘要:白鞘嘴鸥是一种仅分布于南美洲和南极洲的鸟类,毛多为白色,以鱼虾为食。体长40厘米左右,翼展约80厘米,翅膀上所有羽毛为白色,是一种以食腐为主的动物,主要从筑巢鸟类处偷窃食物,在企鹅孵化季节,常常可以看见它们在企鹅巢穴附近觅食,它们会觑准机会,偷取企鹅父母餵饲子女时掉下的食物碎屑,或者吃掉父母一时大意遗下的企鹅蛋,甚至主动攻击孤身的雏鸟。它们也在海上捕食小型鱼类、磷虾和鱿鱼,有时吃潮间带的藻类。 [阅读全文]
摘要:雪羊是牛科雪羊属哺乳动物,又叫石山羊、落基山羊。体长130-160厘米,尾长15-20厘米,体重约140千克。雌兽比雄兽躯体略小,肩部像肿瘤般凸起,四肢短小。颌下有须,与山羊相似。浑身披着一层茂密的白色长毛。吻边有小的鼻镜,上唇中央无沟。雌兽有4个乳头,眼睛前面没有臭腺,但雄兽的耳后有一对大臭腺,雌、雄兽均生有黑色短角,角呈圆形,弯曲度不大,没有明显的皱纹和肿瘤,长20-30厘米。 [阅读全文]
摘要:象牙鸥,是一种鸟,主要分布在北极的海岸和岛屿,尺寸40-45厘米。 [阅读全文]
摘要:大菜粉蝶(学名:Pieris brassicae),又名欧洲粉蝶,是白粉蝶属下的一种蝴蝶。大菜粉蝶雄蝶的上面是奶白色的。前翅基部及沿肋脉有黑色斑点,第二翅脉顶端及末端呈黑色,一些标本在第三间隙有窄身的黑点。 [阅读全文]
摘要:桑毛虫是一种食害桑叶的重要害虫,学名为Porthesia xanthocampa D ,鳞翅目毒蛾科盗毒蛾属的一种昆虫,别名黄尾白毒蛾、桑褐斑盗毒蛾、桑金毛虫、狗毛虫等。桑毛虫在江苏、浙江一年发生3代,间有不完全的4代;内蒙古大兴安岭一年发生1代;辽宁2代;山东3代;四川、江西4代;广东6代,均以幼虫越冬。自2龄开始体上长出毒毛,随龄期增长,毒毛增多。幼虫老熟后,一般在叶背、树干裂隙处近主干地面结茧化蛹。初结的茧疏松,随气温下降,不断吐丝加厚,并把体毛脱下加在茧上。 [阅读全文]
摘要:箭毒蛙,是无尾目箭毒蛙科箭毒蛙属动物。箭毒蛙体形较小,一般长1-6厘米,身上的颜色多为黑色与红色、黄色、橙色、绿色等;皮肤内有粘液分泌腺,能使皮肤随时保持湿润;四肢布满鳞纹;足间无蹼。成年的雌性蛙比雄性蛙个头稍大。因印第安人常把其毒液涂在箭头上,故名。 [阅读全文]
摘要:非洲野水牛是偶蹄目洞角科非洲野牛属哺乳动物, 又称刚果水牛。耳大而下垂,头部短宽;背中线毛向后披,背部平直;角较粗大。全身黑、棕或赤色。平原野水牛颜色深,体型大,角距宽而且角基甚粗;森林野水牛体形较小,有赤色或棕赤色被毛,角较小且呈新月形。 [阅读全文]
摘要:湾鳄是鳄形目真鳄科鳄属爬行动物, 又名食人鳄、河口鳄、咸水鳄、马来鳄。湾鳄躯干呈长筒形;吻部较狭长,前喙较低,吻背雕蚀纹明显,眼前各有一道骨嵴趋向吻端,但互不连接;头后无枕鳞,颈部与头、躯无明显区别,颈背散列的颈鳞合成方块,左右各有一枚纤长骨鳞;尾巴粗壮侧扁,其长超过头、体的总和,后肢较长;腹部呈浅白色,背部为深橄榄色或棕色。 [阅读全文]
摘要:狮子(学名:Panthera leo)是猫科、豹属的大型猛兽。简称狮,中国古称狻猊。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有“草原之王”的称号,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240千克,全长可达2.4-3.3米。 [阅读全文]
摘要:噬人鲨是鼠鲨目鼠鲨科噬人鲨属鱼类,又名食人鲨、食人鲛、大白鲨等。体呈纺锤形,躯干粗大,头、尾渐细小;尾柄平扁,具一侧突;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钝尖,较短;眼无瞬膜;鼻孔距口端近;口大于口前吻长;唇褶短小;牙大,三角形,边缘具细锯齿;鳃孔5个;第一背鳍高大,三角形;第二背鳍很小;尾鳍呈叉形,宽而短;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等大,位于第二背鳍后下方;腹鳍约位于两背鳍间隔中央下方;胸鳍镰形。背侧呈青褐色或暗褐色,下侧面和腹面呈淡灰色至白色。 [阅读全文]
摘要:澳大利亚箱形水母,俗名别名海黄蜂、海洋中的透明杀手。是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北部、菲律宾和越南的水母。它们造成了在世界上无数对人体的伤害或死亡事件,被认为是最致命的水母。 [阅读全文]
摘要:印度眼镜蛇是爬行纲有鳞目眼镜蛇科眼镜蛇属的爬行类动物。成年的印度眼镜蛇的长度为1.35-1.5米,有的个体可长达2米。其皮褶范围宽阔,皮上有明显的曲线眼形纹,形态犹如眼镜。皮褶上的眼镜纹会根据蛇种躯体颜色的不同,而有着多样的变化 。 [阅读全文]
摘要:蚊,是双翅目蚊科小型昆虫。翅狭长,呈灰褐色、棕褐色或黑色;体披有鳞片和细毛;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复眼和触角各一对,复眼发达,触角上生有轮毛;有喙一根,较长,蚊喙为刺吸式口器;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三部分,仅中胸发达,生翅一对;每胸都有一对足,足细长,上有鳞片构成的黑白斑和环纹,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蚊在全世界约有3300种,中国发现400种。 [阅读全文]
摘要:北极熊(学名:Ursus maritimus):是熊科熊属的一种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身体大而粗壮,肩高可达1.6米。成年雄性体重在300-800千克之间,头体长可达2.5米。雌性较小,体重150-300千克,体长1.8-2米。与棕熊相似,只是没有肩部驼峰。头部比其他熊的头部相对较小,耳小而圆,颈部细长。皮肤为黑色,由于毛发透明故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也有黄色等颜色,体型巨大,凶猛。每只脚有五个脚趾,爪子不可缩回,前爪大而桨状,适合在薄冰上游泳和行走。 [阅读全文]
摘要:南美洲栗鼠(拉丁学名:Chinchilladale),是豪猪亚目栗鼠科动物,别名龙猫。外形与兔和松鼠十分相似,体形小而肥胖,雌性的要比雄性的稍大一些。头部似兔,尾巴似松鼠。耳朵大而薄,钝圆形。眼睛大而亮,鼻侧长有许多长短不一的胡须。它的前肢短小,有5趾;后肢强壮,有4趾。背部和两侧毛星灰蓝色,腹部渐淡至白色,经人工培育后颜色有多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