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41.6K
9191

苏利·普吕多姆(法国现代诗人,代表作品《长短诗集》《考验》《孤独》《战争印象》)

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1839年3月16日—1907年9月7日),法国现代诗人。

1839年3月16日,出生于法国巴黎。1860年,开始在巴黎一家公证处工作。1865年,出版诗集《长短诗集》,引起文坛关注。1866年,出版诗集《考验》,主题包括爱情、怀疑和行动。1869年,出版抒情诗集《孤独》。1870年,出版了诗集《战争印象》,表达和平观点。1872年,出版长诗《命运》,该作品是作者第一部长诗。1875年,出版诗集《徒然的柔情》。1881年,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88年,完成长诗《幸福》。1897年,出版散文集《诗诫》。19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07年9月7日,在巴黎寓所辞世。

人物经历

1839年3月16日,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去世后,生活的重担让他的母亲变得十分忧郁,整个家庭生活蒙上一层阴影,这使得苏利·普吕多姆也变得沉默寡言,但这种家庭境况却使他养成了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

中学毕业时,以全班数学第一的成绩考入巴黎理工学院,准备像父亲一样做一名机械制造工程师。

1857年,获得理科业士,随后进了综合工科学校的科学系,准备考试时,一度受到母亲的影响,想成为多明我会修士;同年,由于眼炎中断了学习,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工程师的梦想,但这段学业加强了他对方法、次序的感受力以及对事物精确的看法  。

1858 年,获得文学业士,蛰居里昂母亲家中,这短暂的居留期间,他产生了一种神秘主义的观点,并接受理性主义;同年,病愈后以工程师的资格进了克勒佐的施奈德企业中,当了个小职员,但总感到这个工作与他的理想格格不入,于是便改行攻读法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社会科学著作  。

1860年,毕业后转而投身法律并在巴黎一家公证处谋到了职位,得到了一笔遗产,经济上获得独立,工作之余开始文学创作;同年,认识了一群自称为“帕纳斯派”(即高蹈派)的年轻人,并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辞去了律师工作,专事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 。

1865年,在一位朋友资助印行了诗集《长短诗集》,包括诗歌《破碎的花瓶》《我再也见不到她》《所有的紫丁香都已死在地上》,这些托情诗作表现出深思、忧伤的气氛,对人生之短暂的哀伤和快乐进行思考,该作品得到批评家查理·奥古斯丁·圣·佩甫的肯定,这使它一举成名 。

1866年,出版了抒情诗集《考验》,集中包括一些以爱情、怀疑和行动为主题的十四行诗。

1868年,出版了配画诗集《意大利笔记》。

1869年,出版抒情诗集《孤独》,其主题是反映孤独的个人对爱的欲求;同年,用诗体翻译了卢克莱修的《物性论》的第一部,改用了《卢克莱修·物之性》这一标题,含有心理学、哲学和玄学含义 。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的国力被削弱,也使这苏利·普吕多姆热爱和平的愿望受到打击,被占领的屈辱、艰苦的生活又使他的健康遭受了损害,导致半身瘫痪,创作也由抒情诗转向了哲理诗;同年,出版了诗集《战争印象》,该作品充满和平主义观点的;同年,发表了组诗《法兰西》,这是一组洋溢着爱国主义情调的十四行诗;同年,被确认为高蹈派成员 。

1872年,出版了一首哲理长诗《命运》,探究了圣地亚哥惨案的含义;从此以后,开始越来越多地创作长诗。

1874年,出版诗集《法兰西》。

1875年,出版最后一部抒情诗集《徒然的柔情》,讨论了对爱情毫无希望的追求 。

1878年,完成长诗《正义》,显示人对社会进步的关心。

1881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

1883年,出版散文集《散文集》。

1886年,出版诗集《棱镜》。

1888年,完成长诗《幸福》,指出幸福仅仅存在于牺牲之中,这两部长诗都是关于理想的人类行为的长篇道德讽喻诗,出版后受到推崇 。

1892年,出版散文集《诗的考察》《诗歌艺术沉思录》,其中,《诗歌艺术沉思录》探索了人类知识的界限。

1897年,出版散文集《诗诫》,继续探索人类知识的界限 。

1901年,出版诗集《诗的遗言》;12月10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并将42000法郎的奖金捐献出来设立“苏利·普吕多姆诗歌奖”,由法国作家协会负责颁发,该奖项至1907年停颁  。

1905年,出版散文集《从斯巴卡得到的真信仰》《帕斯卡尔教理真义》,其中,《帕斯卡尔教理真义》研究法国哲学家帕斯卡。

1907年9月7日,在妹妹的陪伴下在夏特内寓所的花园辞世。

个人生活

苏利·普吕多姆的父亲是工程师,2岁时,父亲去世,苏利·普吕多姆便与寡活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南部的夏特内。

苏利·普吕多姆与表妹青梅竹马,情同手足。在他心目中,表妹就是他的终身伴侣,结婚生子的妻子,周围的大人们也常拿他们开玩笑。但他考入巴黎理工大学之后,表妹与别人订了婚,且很快嫁了人。他从迷恋中被惊醒,终身陷于忧伤。此后,在他的人生中再也没有对任何女子产生过恋情,以致终生未娶。

主要作品

时间

中文名

原文名

体裁

1865

《长短诗集》

Stances et Poèmes

诗集

1866

《考验》


1868

《意大利笔记》

Croquis Italiens

1869

《孤独》

Solitudes

1870

《战争印象》

Impressions de la guerre

《法兰西》


组诗

1872

《命运》

Les Destins

长诗

1874

《法兰西》

La France

诗集

1875

《徒然的柔情》

Les Vaines Tendresses

1878

《正义》

La Justice

长诗

1883

《散文集》


散文集

1886

《棱镜》

Le Bonheur

诗集

1888

《幸福》


长诗

1892

《诗的考察》


散文集

《诗歌艺术沉思录》


1897

《诗诫》


1901

《诗的遗言》


诗集

1905

《从斯巴卡得到的真信仰》

La Vraie Religion selon Pascal

散文集

《帕斯卡尔教理真义》


1908

《漂流物》

Les Epaves

组诗

1911

《与女友通信集》


书信集

《苏利·普吕多姆作品集》


文集

创作特色

苏利·普吕多姆在早期创作显示出鲜明的内向特点。与同时代别的诗人想象力主要转向外部、反映周围的生活和世界不同,苏利·普吕多姆具有更为转向内心的特质,从一开始就表明自己对哲学的关注,他毕生都希望能在生活中发现某种意义,使他得以摈弃自己的悲观主义。他诗歌的创作主题是人们精神的爱、怀疑、内心骚乱,通过具有雕塑美的形式表达出来,没有冗余词句,他的诗没有丰富色彩,但是具有音乐特质。在苏利·普吕多姆的创作生涯中,早期的抒情诗得到了最高评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主要基于其抒情短诗。

普法战争之前,苏利·普吕多姆在寻求对他的社会加以观察分析,由此寻找生活的意义。他在抒情诗中,讨论人类内心的种种悲剧。普法战争给苏利·普吕多姆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同其他高蹈派诗人一样,在对战争恐怖的害怕和对祖国的热爱的困扰中徘徊。战事初起,苏利·普吕多姆诗作中充满和平主义观点,然而,经历了战争、围城以及最终的战败、被占领的屈辱之后,他的创作开始洋溢着爱国主义情调。

普法战争之后,苏利·普吕多姆就上帝是否存在、上帝是否公正等提出了质问,他在作品中表示,他无法理解上帝怎么会允许发生圣地亚哥教堂大屠杀,在长诗《命运》中,作者探究了圣地亚哥惨案的含义,从此,苏利·普吕多姆越来越多地创作这类哲理长诗。他的哲理诗充满寓意和象征,但有时不免有说教的成分。

苏利·普吕多姆后期创作了大量散文,表现出他对玄学和美学的兴趣,如《诗歌艺术沉思录》《诗诫》《我知道什么?感性研究》等。苏利·普吕多姆去世后,另几部理论著作也出版了。

人物评价

瑞典文学院:他那些玲珑剔透的抒情诗篇充满了感情和冥想,呈现出一种高贵和尊严,更难能可贵的是那种丰富的情感与细致的思考完美地融为一体,使之独具魅力。

美国评论家E·E·斯洛森:(苏利·普吕多姆)比任何在世的人都更多地在其诗行中蕴含了科学所能聚集的新材料,并极好地表述了作为这一时代特征的实干与钻研的精神。

法国评论家朗松:苏利·普吕多姆的精美的诗歌陈述了难以形容的、细腻的、微小的印象,显示出难以形容的精神力量。

《泰晤士文学副刊》:他(苏利·普吕多姆)是一位思辨诗人,他宣传了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思想和感情。

9191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