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K
5867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朝鲜族特有的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
朝鲜族农乐舞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朝鲜族农乐舞创始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鲜族代表性民间传统活动“农乐舞”,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进行情节性的演出;另一种是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的时节,以热烈而丰富的传统舞蹈为内容所进行的群众性表演活动。朝鲜族农乐舞的表演共包括十二部分。有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舞童表演的叠罗汉,多人表演的传统扁鼓舞,男女都可表演的长鼓舞,多人持大型花扇表演的源于古代巫舞的扇舞,假形舞蹈鹤舞,以及最后压阵的男子象帽舞。象帽舞向来是令人瞩目和兴奋激动的舞蹈,男青年舞者头部甩动长达20米彩带的高难技巧,令人目不暇接,成为朝鲜族农乐舞最突出的标志之一。
2006年,象帽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乞粒舞(辽宁省本溪市)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铁岭朝鲜族农乐舞(辽宁省铁岭市)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