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29.7K
6822

电子对抗仿真

按照已知的或设定的条件和数据,借助各种手段对电子对抗的环境、装备、行动等进行模仿。

电子对抗仿真具有可控性、可重复性、无破坏性、安全经济等优点,已成为支持电子对抗规划论证、装备论证、装备研制、装备试验、战术技术研究、作战效能评估和部队训练的强有力工具。

基本要素

电子对抗仿真的基本要素有电子对抗仿真想定、电子对抗仿真模型、仿真基础数据和仿真环境等。电子对抗仿真想定是对参与仿真的电子对抗交战双方的作战企图、兵力构成、作战预案、作战环境等内容的规范化描述。电子对抗仿真模型是对电子对抗实体、交互、行动、指控规则等的抽象和仿真实现,一般包括侦察模型、干扰模型、探测模型、指控与通信模型、导航模型、反辐射打击模型、武器交战模型、平台运动模型等。仿真基础数据一般包括部队编成、电子对抗装备与对抗目标战术技术性能、地理、气象、电磁环境数据等。仿真环境是指运行仿真模型所需的软件和硬件环境的总和。

仿真过程

电子对抗仿真过程一般包括仿真准备阶段、仿真实施阶段和仿真分析阶段。①仿真准备阶段,确定仿真研究目标,准备仿真模型和仿真数据,编写仿真想定,形成电子对抗仿真方案与计划。②仿真实施阶段,根据仿真方案,统筹人员、设备参与仿真,记录仿真数据,对仿真过程进行导调。③仿真分析阶段,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仿真结果是否合理或达到仿真目的,如果没有则修改仿真想定或修正仿真模型进行再次仿真,通过多次仿真迭代,最终形成仿真试验结果,完成仿真分析报告。

分类

电子对抗仿真按仿真分析目标和应用领域可分为:①电子对抗分析类仿真,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不同方案在各种条件下的作战可行性和作战效能,以实现作战计划、作战方案的选择和优化。一般用于电子对抗作战筹划、预案推演等,经常和指挥自动化系统、辅助决策工具等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辅助决策功能。②电子对抗训练类仿真,通过营造一个逼真的电子对抗作战环境,采用人机对抗、红蓝对抗或操作训练等方式来提高参与人员的指挥能力或装备操作能力,检验电子对抗战法的可行性。一般用于电子对抗装备模拟训练、电子对抗指挥训练等。③电子对抗装备类仿真,通过仿真不同指标电子对抗装备在典型作战场景下的作战效能,分析指标的合理性和完备性,提出优化的装备战术技术指标需求。一般用于电子对抗装备论证、装备研制等。

按仿真对象和粒度又分为:①电子对抗技术层仿真,用于电子对抗装备部件设计、装备方案技术可行性分析等,如天线仿真、射频通道特性仿真、电路设计仿真、电磁兼容性仿真、热辐射仿真等;②电子对抗作战运用层仿真,用于仿真分析电子对抗装备或系统在典型作战场景中的作战运用,如电子对抗装备作战运用研究、战术训练模拟等;③电子对抗联合作战层仿真,用于仿真分析电子对抗装备/系统在联合作战中的作战效能,如电子对抗装备体系仿真评估、联合作战仿真等。 另外,按仿真实现方式还可分为数字仿真、半实物仿真和实物仿真;按仿真时间尺度,分为实时仿真和非实时仿真;按仿真体系结构,分为集中式仿真和分布式仿真。实物与半实物仿真一般采用实时仿真,数字仿真一般为非实时仿真。

发展趋势

电子对抗仿真的发展趋势是,虚拟现实仿真;柔性的仿真模型体系,模型复用性与可信度进一步增强;仿真与作战结合更为紧密,仿真环境构建更趋实战化;仿真建模过程、仿真数据更为规范化;仿真运行管理与评估更为智能化。

6822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下一篇:电子干扰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