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31.4K
8674

茶树种质利用

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是开展茶叶基础研究的物质基础。例如特异基因的克隆、功能性成分的发现,以及一些重要基础理论的突破都依赖于对种质资源的深入鉴定,特别是突变体、野生资源或其他特异种质。研究人员了解的种质资源信息越充分、掌握的资源数量和类型越丰富,越有希望在短时间内从源头创新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利用突出性状的亲本材料作为基因供体,是茶树育种工作取得突破的关键。中国通过对117个国家级无性系茶树品种的分析发现,其中51个品种是由地方群体种中的优异种质直接选育而来的。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茶产品多样化的需求逐年增加,而特色茶产品的开发离不开茶树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中国的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对茶树种质资源的深入发掘,可为茶产业提供一些特异资源用于茶产品的生产、加工。例如云南“紫娟”、广东“可可茶”、浙江“安吉白茶”、湖南“保靖黄金茶”等特异资源的开发已产生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利用。自2008年起,由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牵头,联合云南、广东、广西、重庆和贵州等省(自治区、直辖市)茶树资源保存单位,开展了全国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各参与单位依据统一的资源描述符和鉴定评价标准整理数据信息,并录入统一的数据库,以促进资源鉴定数据的共享利用。此外,隶属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的国家茶树种质资源平台也于2012年挂牌成立,该平台以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和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积累的几十万条鉴定数据为基础,为茶产业相关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基础性服务,建立了从实物到数据再到服务的茶树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茶树种质资源平台每年向全国科研、教育和生产单位分发茶树种质100多份,提供鲜叶、插穗、脱氧核糖核酸(DNA)等材料100多份。这些资源和材料被广泛用于品种选育、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科研项目的实施和产业的发展。

8674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Mayor
下一篇:茶树种质更新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