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K
6900
霜冻
霜冻时可以有霜,也可以不见霜。当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多,气温低于0℃,水汽直接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形成一层白色的冰晶现象,称为白霜。而有时候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但由于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地面没有结霜,称为黑霜。霜和霜冻是有区别的,霜冻着眼于作物冻害现象,霜则着眼于物理现象。
霜冻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叫初霜冻,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初霜冻出现时,如果作物已经成熟收获,即使再严重也不会造成损失,而中国北方地区常因初霜冻出现早,秋收作物还没有完全成熟就遭受霜冻危害,造成大面积减产。中国地域广阔,初霜冻日出现日期也大不相同。新疆北部、内蒙古及东北北部地区9月中旬出现初霜冻,东北大部、华北一带及西北地区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出现初霜冻,11月上旬初霜线南移至秦淮一带,11月下旬初霜线到达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12月上旬初霜线到达南岭,华南中北部初霜冻则在12月下旬到1月中旬之间出现。
霜冻一般分为3种类型。由北方强冷空气入侵酿成的霜冻,常见于长江以北的早春和晚秋,以及华南和西南的冬季,民间称为风霜,气象学上叫作平流霜冻。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强烈辐射散热而出现低温,民间称为晴霜或静霜,气象学上叫作辐射霜冻。先因北方强冷空气入侵,气温急降,风停后夜间晴朗,辐射散热强烈,气温再度下降,造成霜冻,称为混合霜冻或平流辐射霜冻,是最常见的一种霜冻。无论何种霜冻出现,都会给农作物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农业上,一般采用灌水法、遮盖法、烟熏法、施肥法对霜冻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