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40.2K
7702

茶花

茶花(学名:Camellia 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多种植物和园艺品种的通称。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达到4米。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开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

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为浓绿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原产于中国东部,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重庆、云南和四川各地,朝鲜、日本、中国台湾和印度等地普遍种植。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茶花

  • 学名

    Camellia japonica

  • 别称

    山茶花

  • 山茶族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 侧膜胎座目

  • 亚目

    山茶亚目

  • 山茶科

  • 山茶属

  • 亚属

    山茶亚属

  • 茶花

  • 命名者及年代

    Linn.,1753


栽种历史

 

三国

茶花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蜀汉时期(公元221-263年)。当时人们就非常看重茶花的地位,茶花被列为“七品三命”。资料记载,世界上登记注册的茶花品种已超过2万个。中国的山茶品种有883个。

在三国时代,茶花已有人工栽培。但直至南北朝及隋代,帝王宫廷、贵族庭院里栽种的,仍是野生原始种茶花,花单瓣红色。当时有关茶花的文献及文人吟咏的“山茶”,“海榴”诗,均未涉及品种名。

唐宋

中国第一个记载茶花品种的是在唐代丞相李德裕(787-850年)著的《平泉山居草木记》。“是岁又得稽山之——贞桐山茗。”“贞桐山茗”是单辫花,现今是原始的红山茶“金心大红”距今已有1200年左右。南宋《会稽续志》,则为“贞桐山茗》卷四“山茶”条中述及贞桐山茗时说:“在唐,唯会稽有之。其种今遍于四方矣。”又说:“其花鲜红可爱,而且耐久。”(会稽,即浙江绍兴古称。稽山,为会嵇境内的山脉。)这说明,此花的颜色是鲜红色,而且花开得耐久。

宋代记载了茶花品种15个。越丹、玉茗、都胜、鹤顶红、黄香、粉红、玉环、红白叶、月丹、吐丝、玉磬、桃叶、罄口茶、玉茶、千叶茶。

元明

元代(1206—1368年)郝经《月丹》诗,这“月丹”品名在宋代已经提到。蒲道源的《春晚山茶始开示德衡弟》诗:渥丹。这“渥丹”是“月丹”的同种异名还是另一品种。元代只提出两个品种。

明代记载的山茶新品种有27个:宝珠、海榴茶、石榴茶、踯躅茶、宫粉茶、串珠茶、一捻红、千叶红、千叶白、杨妃茶玛瑙茶、焦萼白宝珠、茉莉茶、宁珠茶、照殿红、钱茶、溪圃、正宫粉、赛宫粉、菜榴茶、真珠茶、云茶、鬯口花、笔管茶、玉鳞茶、水红茶、五魁茶等。

清代

清代记载的山茶新品种有87个。即:白绫、二乔、大红宝珠、观音白、白珠茶、粉红珠茶、干龙红、牡丹红、五宝、秋色平分、柳条、荷莲红、大六角、白宝珠、大红珠茶、大红山茶、三学士、五心白、绒茶、青梅、虎斑、大象白、丽春红、小六角、干龙紫、干龙白、红点白、白点红、荷莲白、锦莲红、锦莲、娇莲、粉孩儿、银红牡丹、王红、吐须红、醉芙蓉、钟欸红、钟欸白、芙蓉红、钟欸茄花、单瓣钟欸白点红、单瓣钟欸红点白、川白、川红、云林山茶、百合宝珠、玉鳞、八宝、出炉银、大红、大白、玉楼春、抓破脸、粉茶、金盏银台、醉杨妃、御衣青、旧衣青、十八学士、红六角、白六角、红牡丹、白牡丹、九曲、桃李争春、绿牡丹、雪牡丹、大白荷、小白荷、东方亮、朱红饼、台阁茶、花蝴蝶、玫瑰紫、牡丹点雪、墨葵、洒金、西施晚装、小桃红、十样锦、凤仙茶、紫重楼、紫袍、狮子头、红七星、白七星。


形态特征


茶花是灌木或小乔木植物,高9米,嫩枝无毛。叶革质,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略尖,或急短尖而有钝尖头,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干后发亮,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侧脉7-8对,在上下两面均能见,边缘有相隔2-3.5厘米的细锯齿。叶柄长8-15毫米,无毛。

花顶生,红色,无柄;苞片及萼片约10片,组成长约2.5-3厘米的杯状苞被,半圆形至圆形,长4-20毫米,外面有绢毛,脱落;花瓣6-7片,外侧2片近圆形,几离生,长2厘米,外面有毛,内侧5片基部连生约8毫米,倒卵圆形,长3-4.5厘米,无毛;雄蕊3轮,长约2.5-3厘米,外轮花丝基部连生,花丝管长1.5厘米,无毛;内轮雄蕊离生,稍短,子房无毛,花柱长2.5厘米,先端3裂。

蒴果圆球形,直径2.5-3厘米,2-3室,每室有种子1-2个,3爿裂开,果爿厚木质。花期1-4月。培育品种茶花的花期较长,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

干美枝青叶秀,花色艳丽多彩,花型秀美多样,花姿优雅多态,气味芬芳袭人,品种繁多,花大多数为红色或淡红色,亦有白色,多为重瓣。


生长环境


茶花惧风喜阳、地势高爽、空气流通、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黄土或腐殖土。pH5.5-6.5最佳。适温在20-32 ℃之间,29℃以上时停止生长,35 ℃时叶子会有焦灼现象,要求有一定温差。环境湿度70%以上,大部分品种可耐-8 ℃低温(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并要求较好的透气性。

以利根毛发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锯木,红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质栽培。茶花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阴,夏天可用50%遮光处理。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和日本。中国中部及南方各省露地多有栽培,已有1400年的栽培历史,北部则行温室盆栽。重庆、云南、四川、台湾、山东、江西等地有野生种。


栽培技术


照温度

长江以北春植为好,长江以南秋植为好。地栽应选排水良好、保水性能强。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

山茶为半阴性花卉,夏季需搭棚遮阴。立秋后气温下降,山茶进入花芽分化期,应逐渐使全株受到充足的光照。冬季应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若室内光线太弱,山茶则生长不良,并易得病虫害。山茶为长日照植物。在日长12小时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花芽。最适生长温度18-25℃,最适开花温度10-20℃,高于35℃会灼伤叶片。不耐寒,冬季应入室,温度保持3-5℃,也能忍耐短时间-10℃的低温,但不能长时间超过16℃,否则会促使发芽,引起落叶。生长期要置于半阴环境中,不宜接受过强的直射阳光。特别是夏、秋季要进行遮荫,或放树下疏荫处。山茶喜温暖,怕寒冷。室内温度不能低于5℃。温度在10℃至15℃的房间内,其他措施得当,春节即可开花,花期可至3月份。

浇水施肥

山茶对肥水要求较高,中性和碱性壤土均不利其生长。北方尤其要注意将碱性水经过酸化处理后才,可浇花,具体办法是将自来水贮放2天,使水中的氯气挥发掉,再加入适量硫酸亚铁(占水0.5%左右)。浇水量不可过大,否则易烂根。盆土也不能干,否则易使根因失水而萎缩,以保持盆土和周围环境湿润为宜。花期勿喷水。一般冬季室内较干燥,应经常向山茶叶面喷水,以形成一个湿润的小气候。但阴雨天忌喷水。浇水时不要把水喷在花朵上,否则会引起花朵霉烂,缩短花期。花谢后及时摘去残花。冬季浇水要视室内温度而定,一般3天左右一次,保持盆土湿润,忌积水或浇半截水。用自来水应先在水桶中存放一两天,让氯气挥发掉。水中最好放百分之一的硫酸亚铁,以利于改善水质。

山茶喜肥。一般在上盆或换盆时在盆底施足基肥,秋冬季因花芽发育快,应每周浇一次腐熟的淡液肥,并追施1次至2次磷钾肥,氮肥过多易使花蕾焦枯,开花后可少施或不施肥。施肥以稀薄矾肥水为好,忌施浓肥。一般春季萌芽后,每17天施1次薄肥水,夏季施磷、钾肥,初秋可停肥1个月左右,花前再施矾肥水,开花时再施速效磷、钾肥,使花大色艳,花期长。

整形修剪

地栽山茶主要剪去干枯枝、病弱枝、交叉枝、过密枝,明显影响树形的枝条,以及疏去多余的花蕾。盆栽山茶除以上工作外,还应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整形修剪,但不宜重剪,因其生长势不强。

花期控制

因山茶不耐寒,延缓花期不太常用。一般用选择品种、温度控制、激素处理等办法来控制花期。欲使山茶”十一”开花,可在7月中旬或8月初用毛笔蘸0.1%的赤霉索,点涂于花蕾上,每3天涂1次,肥水正常管理。9月看花蕾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涂花蕾,若估计”十一”开花不保险,可增加涂蕾次数,增加肥水量,促花蕾迅速生长,使”十一”见花。

冬季养护

  1. 防冻保暖当气温降至0摄氏度以下时,将盆栽茶花搬至室外向阳温暖避风处,或放在三面密封、一面向阳的塑料棚内。也可放在室内,但要求所放之处光照、通风良好。遇严寒霜冻天气应注意保暖,在骤然降温之前最好将室外的茶花搬至室内。若放在室外,夜间应加盖塑料薄膜、报纸或布等材料。
  2. 水肥管理 茶花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怕积水。开花前浇水应掌握盆土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3. 冬季每隔3-5天用水温与室温相近的清水喷洒叶面1次,以增加湿度和清洗叶面灰尘。开花期浇水量以盆土见干见湿为宜,浇水适宜时间为晴天中午。冬季是茶花花蕾膨大期,每月要结合叶面喷水喷施0.1%至0.3%的磷酸二氢钾液1次,或根施以磷钾为主的稀薄液肥(肥水比为1:4)1次。
  4. 其他室内越冬的盆花开花时(早花品种11月底始花,一般品种2-4月开花),不要将其放在光照太强或温度太高的地方,否则会使花朵早谢。摘去过多花苞,可以促使花大和色泽艳丽,并能延长花期。

盆栽须知

土壤是盆栽山茶花的生长基础,因为茶花根系依赖土壤生长、发育,茶花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主要从土壤中吸取。茶花喜欢偏酸性、含腐殖质较高、疏松通气的山地红(黄)壤土,pH值在5至6.5之间,不能采用碱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质。土壤配制:山泥土(种作物的熟化红壤土)50%,木屑或食用菌渣40%,饼肥粉或牲畜粪和磷肥粉10%,三者拌匀,浇水适量装袋熟化,夏秋20天以上,春冬30天以上,这种土壤不仅疏松通气,还能保肥保水,适合茶花生长发育。

病虫防治

茶花主要病害有轮纹病、炭疽病、枯梢病、叶斑病、烟煤病等,主要防治药剂有:退菌特800倍;多菌灵500倍;百菌清800倍;克霉灵800倍定期防治,花前要注意灰霉病、花枯病防治。

茶花虫害以红蜘蛛、蚜虫、蚧壳虫、卷叶蛾、造桥虫为主,主要防治药剂用氯腈菊酯15mL+水胺硫磷20mL或久效磷25mL兑30斤水喷雾。


主要价值


观赏

造景

植物造景材料。山茶四季常绿,分布广泛,树姿优美,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植物造景材料之一。

①孤植:利用山茶不同的自然树形,孤植于绿化环境中,尤以草坪绿茵相衬为上。

②群植:利用山茶自然树形,高低错落,三五成群,成丛成片,以此突出山茶的景观效果。

③人工整形:山茶花还可以通过人工整形,供观赏应用,如:将山茶通过修剪整形,把树冠整成球形、伞形、圆柱形树冠,山茶墙树式,平卧铺地式,使山茶匍匐于地生长,铺地而生 。墙树在西欧北美应用较多,即将山茶花植于向阳温暖的墙面之外,附以攀登墙架,使山茶枝干顺墙面而升,继而覆盖墙面,颇为壮观。

④盆景造型:用矮生山茶老桩,通常以茶梅为多,按照盆景造型方法,配以水石,可爱别致。也有用老桩嫁接,更可速成、多彩。刘茂华先生的经验是:山茶花盆景的制作是靠"意境 "取胜,山茶花盆景通过人的构思立意,对自然式的山茶花苗的立干、结顶、露根进行巧妙的艺术处理,以此表现舒展、奔放、潇洒的感觉。用山茶花苗木制作盆景,应选用姿态挺拔,体态丰盈,树形完整并主干分枝耐弯曲,层次基本清晰的山茶花苗,以主干处理为主,然后进行分枝、结顶,最后进行露根处理。主干处理成曲干式等形状,在制作中,根据苗木素材的走势,采取果断的修剪造型艺术手段,处理分枝时让主干留下有衬托作用的主要分枝。结顶是表现动态的主要部分,应特别注意。在分枝处理过程中,必须做到树形匀称,轻重抑扬,长短合理,在整个树桩盆景布局中坚持突出疏密、虚实、露藏、呼应、刚柔、巧拙、粗细等相互谐调的艺术手段。

⑤插花、切花:山茶更是用于插花和切花的好材料,其花期较长,花色、花形丰富,叶色浓绿光洁,有文字记载,中国明工就将茶列为瓶花材料用于花卉装饰,日本对其应曾受中国的影响。而今茶花的种植已相当普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花的切花运用将会日益广泛。

绿化

由于山茶对光照及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只要注意水、土的要求,在城市绿地、公园和住宅小区和城市广场、花坛和绿带中,均可以组合在其他植物中应用,当山茶盛开、满树灿烂, 大有画龙点睛之功。

庭园

山茶最宜庭园绿化,从文化内涵上它是一种传统的瑞花嘉木,一种吉祥的喜树。从形态来看,山茶四季常青,树形适中、地栽、盆栽、花坛种植均相宜。而云南山茶乔木型,需要较大的庭院空间,方能地栽,所以寺院、书院中种植较多。大理白族,家家流水,户户养花,首先必须种植山茶花,但以坛植或盆栽为主。

展览

山茶花可以组成春季花展主题,办成各种级别的花花展览,非常受欢迎,杭州、昆明、大理、成都、温州等地均已相约成俗,山茶花年年成为花展的主题。花展通常选定有利于茶花布展的场地,以盆花为主,分室内、室外展区组织展览、展销,召开山茶专题学术会议等。

专类园

在国内外植物或园艺研究部门,有关的园林风景区内,往往根据所具备的条件,开辟山茶植物专类园,供对山茶植物的分类学、生态学、园艺学等方面的研究之用,多数兼有开放展览功能。

中国以昆明植物研究所山茶园为最著名,品种多、树龄高、规模大。金殿园林植物园中的山茶园,更具规模,已成为一 流的云南山茶专类园。大理古城具有数量庞大的私家山茶园群体,杨家花园和他毗邻的赵家花园最为著名,后者已于1986年规划改建成大理茶花品种基地。在华东地区,杭州植物园的山茶园、浙江富阳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省林科所、湖南长沙省林科所等的山茶种植园以及温州的茶花园和金华竹马乡的国际茶花物种园,都拥有众多的山茶品种和茶梅品种,供参观、考察。广西南宁、桂林市建立的金华茶保护区和品种园,也具有相当可观规模。

景观区

指大面积的山茶自然群落或人工栽培群落的宏观场面,如云南腾冲高黎贡山东坡的红花油茶林开花时的壮观景象,广西金花茶保护区的神奇景观,江西、湖南大片油茶林开花时的景色,以及山东半岛沿海岛屿上珍奇的海岛型山茶生态景观,都是山茶工作者们向往的地方。

医用

山茶花的药用价值,始见于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乾隆名医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中已有详述:"山茶花微辛、甘寒、凉血。治吐衄 肠风下血,汤、火伤灼(麻油调涂)用红者。子、妇人发直,研末掺之。"

吴其浚(1849)的《 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十五中述:"山茶,本草纲目始录,救荒本草,叶可食及作茶饮,其单 瓣结实者,用以榨油,山地种之。花治血症。"

在西南地区,民间常取山茶花花蕾供药用,视红色宝珠茶花为药用茶花。其他山茶花也有类 似的作用。山茶花含有花白甙及花色甙等敛止血剂,有止血、散瘀消肿之功用,主治咳血、 鼻出血、肠胃山血、子宫出血以及烧伤、烫伤、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症。泡酒成茶花酒, 或煮糯粥时加入成茶花糯米粥,以治痢。

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散瘀;消瘀肿。主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赤血痢;血淋;血崩;带下;烫伤;跌扑损伤。用于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外用治烧烫伤,创伤出血。

①朱震亨:吐血、衄血、肠风下血,并用红者为末,入童溺、姜汁及酒调服,可代郁金。

②《纲目》:汤火伤灼,研末麻油调涂。

③《医林纂要》:补肝缓肝,破血去热。

④《百草镜》:凉血、破血、止血。消痈肿跌扑,断久痢、肠风下血,崩带血淋,鼻衄吐血;外敷炙疮。 ⑤《本草再新》:治血分,理肠风,清肝火,润肺养阴。

附方

①治吐血咳嗽:一宝珠山茶,瓦上焙黑色,调红砂糖,日服不拘多少。二宝珠山茶十朵,红花五钱,白芨一两,红枣四两。水煎一碗服之,渣再服,红枣不拘时亦取食之。(王玷桂《不药良方》)

②治赤痢:大红宝珠山茶花,阴干为末,加白糖拌匀,饭锅上蒸三、四次服。(《救生苦海》)

③治痔疮出血:宝珠山茶,研末冲服。(《纲目拾遗》)

④治乳头开花欲坠、疼痛异常:宝珠山茶,焙研为末,用麻油调搽。(《纲目拾遗》)


参考资料
  • 1.山茶 Camellia japonica L.  . 中国植物志 . [2017-9-13]
  • 2.山茶花  . 中医药网 . [2017-9-13]
  • 3.宁波现有10余个茶花品种 山茶凌寒始盛开  . 东方网 . [2017-9-13]
  • 4.中国古代茶花品种的整理与分析  . 莫闲茶花网 . [2017-9-13]



7702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杜鹃
下一篇:水仙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