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黑曼巴蛇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10 14:38
浏览:26.5K

摘要:黑曼巴蛇是有鳞目眼镜蛇科曼巴属爬行动物。头部长方型,体色为灰褐色,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身体一般并不是黑色的,它主要是灰色、墨绿色、棕色、褐色、土黄色等;腹部为白色,有的为米黄色;有些个体的身上有浅色的条纹。黑曼巴蛇的名字是源于其乌黑的口腔,这是它最易辨认的特征。 [阅读全文]

眼镜王蛇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10 14:33
浏览:19.5K

摘要:眼镜王蛇(学名:Ophiophagus hannah)为眼镜蛇科眼镜王蛇属的大型前沟牙类毒蛇。眼镜王蛇是世界上最长的毒蛇,中国的眼镜王蛇个体体型相对较小,全长一般3米左右,世界最长纪录为5.58米。头部椭圆形,与颈不易区分。顶鳞正后有1对较大的枕鳞,成体背面黑褐色,颈背有1个“^”形黄白色斑,自颈后到尾端有多道黄白色横纹。 [阅读全文]

椰子蟹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10 14:26
浏览:26.8K

摘要:椰子蟹,十足目寄居蟹科椰子蟹属的节肢动物,又称八卦蟹。 椰子蟹头胸部圆形而向前突出,腹部一部分折向头胸部腹面;足粗壮,左螯比右螯稍大;鳃腔的内壁有多丛血管,可助呼吸。椰子蟹能用钳子弄破椰子的外壳,吃其中的椰子果肉,故得名。 [阅读全文]

狮虎兽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10 14:09
浏览:16.4K

摘要:狮虎兽是食肉目猫科豹属哺乳动物,又名彪。相貌与狮子相似,身上长有虎纹; 身躯庞大,体型通常比老虎和狮子大;眼睛、鼻子、耳朵及脸型、脚爪和尾巴等都具有狮、虎共有特征;尾巴比狮子短一些;眼睛呈蓝色。因是雌虎与雄狮交配生产下的后代而得名。 [阅读全文]

北极燕鸥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10 13:55
浏览:36.3K

摘要:北极燕鸥是鸻形目鸥科燕鸥属鸟类, 别名白昼鸟。体型中等。体长一般为33-39厘米,翼展76-85厘米。羽毛主要呈灰和白色,喙和两脚呈红色,前额呈白色,头顶和颈背呈黑色,腮帮子呈白色;翅膀灰色;肩羽带棕色;翼背呈灰色,带白色羽缘;颈部呈纯白色;叉状尾部纯白色,带灰色羽瓣;耳覆羽呈黑色。特点是头顶有块“黑罩”。寿命长达25年。 [阅读全文]

军舰鸟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10 13:50
浏览:30.5K

摘要:军舰鸟是鹈形目军舰鸟科军舰鸟属鸟类的通称,又称军人鸟。身体较小,腿又短又细,长有钩状嘴;翅膀细长,有很长的叉形尾巴。雄鸟体羽全黑,雌鸟大多数背部、头部和腹部为略带黑色的褐色,而胸部和腋距(一些种类有)为白色。因在海上飞行速度最快,遨游时间最久而得名。野生寿命一般约在15年左右。 [阅读全文]

白喉针尾雨燕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10 13:45
浏览:18.3K

摘要:白喉针尾雨燕(学名:Hirundapus caudacutus),雨燕科针尾雨燕属的一中鸟类。头顶至后颈黑褐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背、肩、腰丝光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尾羽羽轴末端延长呈针状。翼覆羽和飞羽黑色,具紫蓝色和绿色金属光彩。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等开阔地带。主要以双翅目、蚂蚁、鞘翅目等飞行性昆虫为食。捕食在空中,边飞边捕食,有时也近地面或水面低空飞行捕食。营巢于悬岩石缝和树洞中。每窝产卵2~6枚。 [阅读全文]

信天翁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09 16:37
浏览:22.1K

摘要:信天翁是鸟纲鹱形目信天翁科动物的统称。信天翁的体长为90-95厘米,体重为7—8千克。全身为白色;头顶枕黄色;翅肩和尾都是灰褐色;内侧翼上有白色覆羽。头部很明显,鼻孔呈管状,从上颌的基部延伸至上喙的中部,左右分开;嘴甲具有一层角质鞘,稍微宽大并且略微往下勾;脖子短,身体粗;尾巴短,但有一对狭长翅膀。 [阅读全文]

非洲草原象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09 16:28
浏览:11.7K

摘要:非洲草原象(学名:Loxodonta africana),是象科、非洲象属的一个物种,1825年由乔治·库维叶男爵(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命名。由于它的臼齿有菱形齿冠,非洲象的属名“Loxodonta”,便是从“菱形”(losange)此字演变而成。非洲草原象是最常见的非洲象物种,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体长5.4-7.5米,尾长1-1.3米,肩高2.7-3.3米,体重3-6吨。体型较大,毛色为灰色,后臀与前肩同高,象牙极长,并向上弯曲。它们的长牙最高记录有102.7 [阅读全文]

纳玛象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09 16:13
浏览:26K

摘要:纳玛象是古菱齿象的类群之一,已灭绝,更新世晚期分布于中国华北地区。在桑干河流域,象类的遗骸经常被发现。但是像1977年夏发现于泥河湾村西上沙嘴村附近三级阶地上的完整头骨,还是比较罕见。地层时代为更新世晚期。纳玛象与毛象(猛玛象)相似,上门齿特大。第三臼齿硕大,臼齿狭长,齿冠很高。左第三自齿为19个齿板,右为18个齿板。齿频率55-56,珐琅质具有强烈褶曲。该头骨前颌骨左半部,骨骼扁平,齿槽骨壁比右侧厚得多。中间留有一个很小很浅的门齿齿槽,估计左象牙在早期已经脱落,大概是在幼体的时候,因受伤中病态造成的 。 [阅读全文]

阿拉摩龙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09 16:05
浏览:15K

摘要:阿拉摩龙(Alamosaurus),又译阿拉莫龙,是萨尔塔龙科下的一阿拉摩龙阿拉摩龙个属,生活于上白垩纪的北美洲。它是一种大型的四足的植食性恐龙,而它所属的泰坦巨龙家族,也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最后的植食恐龙家族。身长超过30米,体重可达75吨。阿拉摩龙与其他蜥脚下目的恐龙相似,有着长的颈部及尾巴,末端有着鞭索结构。阿拉摩龙和很多大型蜥脚类植食恐龙一样是大个子,它也有长长的脖子和尾巴。阿拉摩龙是白垩纪末期在北美洲发现的唯一的泰坦巨龙家族成员。 [阅读全文]

鲸鲨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09 15:57
浏览:17.7K

摘要:鲸鲨(学名:Rhincodon typus ):是鲸鲨科、鲸鲨属的鲨鱼。鲸鲨仅1科1属1种。身体庞大,全长可达2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体表散布淡色斑点与纵横交错的淡色带,有如棋盘。鼻孔位于上唇的两侧,出现于口内。牙多而细小,排成多行。鳃裂5对,鳃裂极大,几乎达身体的背缘与腹缘,最后1对鳃裂位于胸鳍基部的前方。背鳍2个,无棘,第1背鳍位在腹鳍前方,有臀鳍。尾柄具侧棱,尾鳍呈新月形,下叶短于上叶。如鲸鲨,有二背鳍,大小不同,胸鳍大,位于第三对鳃裂下,腹鳍小,尾鳍叉型,口宽,端位,鳃耙如海绵状。 [阅读全文]

河马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09 15:51
浏览:19.4K

摘要:河马,是偶蹄目河马科河马属半水生哺乳动物 。河马是淡水中最大的杂食性哺乳动物,体型巨大,四肢短;头粗硕;嘴大,可以张开呈90度角;河马的门齿和犬齿均呈獠牙状,下门齿像铲子一样向前面平行伸出;河马的眼睛、鼻孔、耳壳等都生在面部的上端,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河马皮肤很厚,呈黑褐色兼赤紫色,光滑无毛,仅在嘴端、耳内侧和尾巴上有一些毛。河马一词的意思是指“河中之马”,这是希腊人对这种强悍野兽的称呼。 [阅读全文]

长颈鹿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09 15:11
浏览:7.9K

摘要:长颈鹿(学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是一种生长在非洲的反刍偶蹄动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长着豹纹的骆驼”。它们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陆生动物。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6-8米,体重约700千克,刚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皮毛颜色花纹有斑点和网纹型,头的额部宽,吻部较尖,耳大竖立,头顶有1对骨质短角,角外包覆皮肤和茸毛;颈特别长(约2米),颈背有1行鬃毛;体较短;四肢高而强健,前肢略长于后肢,蹄阔大;尾短小,尾端为黑色簇毛。牙齿为原始的低冠齿,不能以草为主食,只能以树叶为主食;舌较长,可以 [阅读全文]

蓝鲸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7-09 15:02
浏览:16.3K

摘要: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须鲸科、须鲸属的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共有4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蓝鲸的身躯瘦长,背部是青灰色的,不过在水中看起来有时颜色会比较淡。蓝鲸的鳍肢长3-4米。上方为灰色,窄边白色。下方全白。头部和尾鳍一般为灰色。但是背部,有时还有鳍肢通常是杂色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