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曹操之子)
摘要:曹宇(?-278年),字彭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宗室,魏武帝曹操与环夫人之子,邓哀王曹冲同母兄弟。太和六年,封为燕王。魏明帝病危,欲以大将军辅政,不果。其子常道乡公曹奂,是魏国末代皇帝,史称魏元帝。晋朝建立后,降封燕公。咸宁四年(278年),曹宇去世。人物生平封爵变迁曹宇,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冲、曹据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奂之父,娶张鲁之女。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乡侯。... [阅读全文]
摘要:曹宇(?-278年),字彭祖,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宗室,魏武帝曹操与环夫人之子,邓哀王曹冲同母兄弟。太和六年,封为燕王。魏明帝病危,欲以大将军辅政,不果。其子常道乡公曹奂,是魏国末代皇帝,史称魏元帝。晋朝建立后,降封燕公。咸宁四年(278年),曹宇去世。人物生平封爵变迁曹宇,曹操与环夫人所生,曹冲、曹据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奂之父,娶张鲁之女。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乡侯。... [阅读全文]
摘要:曹茂,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地位最卑微的儿子,魏明帝曹睿时期被册封为聊城王,齐王曹芳时期被徙封为乐陵王。人物简介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除了早夭的几个和过继出去的曹均,在曹丕当国之时只有曹茂一人没有封王。 史书中说的很明白,"茂性泬佷,少无宠於太祖。"公侯之家,一个性格倨傲而缺乏教养的人是很难赢得别人好感的,曹茂就是典型。因为"泬佷"竟然让身为皇帝的曹丕不顾天家颜面而"独不王",... [阅读全文]
摘要:魏武宣皇后卞氏(159年-230年),琅邪开阳(今山东临沂)人,魏武帝曹操的正妻(继室),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的母亲。原本是倡家,即汉代专门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家庭,后来与曹操成婚,建安初年,原配丁夫人被废,卞夫人成为曹操的正妻。曹丕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曹睿继位后尊其为太皇太后。卞后在太和四年去世,与魏武帝曹操合葬高陵。天命玄鸟三国志11游戏造型卞氏,祖籍琅邪开阳(今山东... [阅读全文]
摘要: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 [阅读全文]
摘要: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推明孔氏 抑黜百家"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 [阅读全文]
摘要: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 [阅读全文]
摘要:鲍利斯·列奥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1890年2月10日—1960年5月30日),男,苏联作家、诗人、翻译家。1890年2月10日生于莫斯科,主要作品有诗集《云雾中的双子座星》《生活是我的姐妹》等。1957年,发表《日瓦戈医生》,并获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因受到苏联文坛的猛烈攻击,被迫拒绝诺贝尔奖。1960年5月30日,帕斯捷尔纳克在莫斯科郊外彼列杰尔金诺寓所中逝世。1982年起,苏联开始逐... [阅读全文]
摘要:萨瓦多尔·夸西莫多(Salvatore Quasimodo,1901年8月20日~1968年6月14日),意大利诗人。夸西莫多一生著有许多作品,尤以诗歌著名。主要作品有诗集《水与土》《消逝的笛音》和《日复一日》等。1959年,因为“由于他的抒情诗,以古典的火焰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生命的悲剧性体验”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物经历萨瓦多尔·夸西莫多1901年生于西西里岛的文化古城锡腊库札,父亲是一个小... [阅读全文]
摘要:圣-琼·佩斯(Saint-John Perse,1887.05.31 - 1975.09.20)原名阿列克西·圣-莱热·莱热(Alexis Saint-Léger Léger),法国诗人,外交官。代表作品有《阿纳巴斯》《流亡》等。1887年出生于法属西印度群岛瓜德罗普群岛潘-达-毕特海港附近的一个小岛上。于1916至1921年在北京法国使馆任职,其间写出长诗《阿纳巴斯》,经翻译后引起国际文坛的瞩目... [阅读全文]
摘要:伊沃·安德里奇(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Ivo Andric,1892年10月10日—1975年3月13日),南斯拉夫作家、外交官,曾任南斯拉夫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为《特拉夫尼克纪事》《德里纳河大桥》《小姐》(“波斯尼亚三部曲”)。安德里奇出生于特拉夫尼克附近的多拉茨,年轻时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14年,因萨拉热窝事件被捕,一战结束后被释放。1932年,毕业于格拉茨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南斯... [阅读全文]
摘要: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1902年2月27日~1968年12月20日),20世纪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伊甸之东》、《烦恼的冬天》等。1902年,斯坦贝克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1925年,斯坦贝克曾在《纽约时报》担任记者。 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对记者这种职业感到失望和厌烦。 于是,他返回加州,投身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阅读全文]
摘要:乔治·塞菲里斯(英文名称为George Seferis,1900-1971年)希腊诗人。生于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城,父亲是雅典大学教授,国际法专家。个人简介1918至1924年,乔治·塞菲里斯获法学士学位。这几年是未来诗人发展的决定性时期,他接触了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并在其启发下开始创作。1922年,小亚细亚事件发生,诗人的故乡斯弥尔纳并入土耳其,使他大受震动,历史闯入塞菲里斯的生命中。对希腊的... [阅读全文]
摘要: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反对冷战。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曾参加反法西... [阅读全文]
摘要: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Shmuel Yosef Agnon,1888年7月17日~1970年2月17日),也译作撒母尔·约瑟夫·阿格农或施姆尔·约瑟夫·阿格农,以色列作家,希伯来文小说家。1888年7月16日,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出生在加利西亚巴哈奇小镇,1908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910年搬至耶路撒冷。其主要作品有《但愿斜坡变平原》、《婚礼的华盖》、《行为之书》等,曾获得1966年诺贝尔... [阅读全文]
摘要:奈莉·萨克斯(德语:Nelly Sachs,1891年12月10日-1970年5月12日),德语诗人、剧作家,一八九一年十二月十日生于柏林一个富有的犹太工厂主家庭。1966年与阿格农共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萨克斯在德国柏林出生,1940年流亡瑞典。萨克斯的戏剧创作主要有著名的戏剧选集《沙上的记号》(1962),该选集收有14个剧本,其中诗剧《伊莱》最为诺贝尔奖评委会赏识。萨克斯在创作上,早期师承歌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