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耕一(日本科学家)
摘要:田中耕一(Tanaka Koichi),毕业于东北大学,日本科学家。1959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首府富山市,1983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学士学位,现任职于京都市岛津制作所,为该公司研发工程师,分析测量事业部生命科学商务中心、生命科学研究所主任。与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一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田中耕一的得奖是一个传奇。因为从不和学术界沾边的他,手头上既没有... [阅读全文]
摘要:田中耕一(Tanaka Koichi),毕业于东北大学,日本科学家。1959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首府富山市,1983年获日本东北大学学士学位,现任职于京都市岛津制作所,为该公司研发工程师,分析测量事业部生命科学商务中心、生命科学研究所主任。与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一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田中耕一的得奖是一个传奇。因为从不和学术界沾边的他,手头上既没有... [阅读全文]
摘要:1917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940年获耶鲁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67年到1987年间任该大学教授,1987年起被聘为该大学名誉教授,自1994年起任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教授。他因为“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1/4的奖金。简介姓名:约翰·芬恩 Dr.JohnBennettFenn生卒:1917年6月15日~2010年1... [阅读全文]
摘要:罗德里克·麦金农,1956年出生,在美国波士顿附近的小镇伯灵顿长大。个人经历1982年在塔夫茨医学院获医学博士,现为洛克菲勒大学分子神经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两人将分享总额为1000万克朗(约合130万美元)的奖金。1988年,罗德里克·麦金农利用X射线晶体成像技术获得了世界第一张离子通道的高清晰度照片,并第一次从原子层次揭示了... [阅读全文]
摘要: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1949年1月30日-),科学家。1949年1月30日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小城诺斯菲尔德,1974年在巴尔的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现为该学院生物化学教授和医学教授。2004年来到杜克大学,担任医学院副院长。由于发现了细胞膜水通道,即细胞膜中存在一个2纳米的空隙,仅容许水分子进入皮肤真皮层的细胞中,参与生命活动。在200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人物经... [阅读全文]
摘要:欧文·罗斯(Irwin Rose),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因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与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共同获得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人物经历罗斯1926年7月16日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1948年从世界顶级学府美国芝加哥大学本科毕业,而后1952年又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经主持位于美国费城的福克斯·蔡斯癌症研究中心的工作,生前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 [阅读全文]
摘要: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1937年12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以色列和瑞士双重国籍,生物化学家,以色列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理工学院拉帕波特医学研究院教授。 阿夫拉姆·赫什科于1956年入读于希伯来大学医学院;1965年获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获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医学院医学博... [阅读全文]
摘要: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1947年10月1日出生于英属巴勒斯坦保护国(今以色列)海法,以色列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龙·切哈诺沃于1970年毕业于希伯来大学哈德萨医学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81年获得以色列理工学院医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84年担任以色列... [阅读全文]
摘要:理查德·施罗克,1945年1月4日出生,美国化学家,因为在有机化学中复分解反应法的贡献,成为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人物经历施罗克生于印第安纳州的伯尔尼,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上的高中。1967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获得学士学位,1971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1年到1972年,施罗克在剑桥大学进行博士后学习。1972年,他受雇于杜邦(DuPont)公司。理查德·施罗克教... [阅读全文]
摘要:罗伯特·格拉布(Robert H. Grubbs ,1942年2月27日-2021年12月19日),美国化学家,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罗伯特·格拉布自大学毕业起就在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和《美国化学学会杂志》等权威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罗伯特·格拉布开发出的催化剂是应用最广泛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催化剂。2021年12月19日,罗伯特·格拉布去世,享年79岁。人物生平1942年出生于肯... [阅读全文]
摘要:2005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法国人伊夫·肖万,和他一同分享此奖项的还有两名美国人。伊夫·肖万早在1971年便建立了烯烃“换位合成法”的理论基础,一项用于石油衍生品生产的合成技术。简介瑞典皇家科学院2005年10月5日宣布,将2005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美国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和理查德·施罗克,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这是继1987年雷恩因合成冠醚化... [阅读全文]
摘要:吴志刚,1971年9月9日出生,台湾桃园县中坜市人,台湾地区政治人物,毕业于美国菲力狄克森大学管理资讯系统硕士。中国国民党中常委、台北市议员。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吴志刚出生日期:1971年9月9日毕业院校:美国菲力狄克森大学性别:男人物经历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台北市祥和狮子会会长、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委员、新竹国际商业银行专案经理、伯仲文教基金会副执行长。2010年代表中国国民党参选台北市中... [阅读全文]
摘要:李文忠(1958年6月20日-),台湾地区政治人物。由于时有批判党内的言论,被深绿媒体和地下电台点名扭曲为“十一寇”。个人简介李文忠(1958年6月20日-),台湾地区政治人物,早年是台湾学运的积极参与者,激进“台独”思想的鼓吹者;如今是民进党内超强派系“新潮流系”重点培养的政治明星、废除“台独党纲”的倡导者,曾经代表民主进步党任职“立法委员”。2006年11月13日,与同党“立委”林浊水同时宣布... [阅读全文]
摘要:张建邦,男,台湾宜兰人。台湾地区政治人物。于1949年毕业上海圣约翰大学。著有《社会变化中的教育》《行为科学与教育行政》,编译有《知识的爆发》《成长的极限》等。成就著有《社会变化中的教育》《行为科学与教育行政》,编译有《知识的爆发》《成长的极限》等。曾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1950年8月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即现在的上海财经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业经济硕士、教育行政学博士。返台后任教于淡江文理... [阅读全文]
摘要: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 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 [阅读全文]
摘要:罗振方(1874年-1932年),字通甫,号节庵,浙江省绍兴府上虞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1932年,他因脑中风病逝。罗振方生平罗振方(1874年-1932年),字通甫,号节庵,浙江省绍兴府上虞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罗振方是罗振玉的族人。他是清朝光绪壬寅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举人。后来他曾任直隶州知州、奉天候补知县。此后,1905年(光绪31年),他任东三省留日学生监督。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912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