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的词条

南方棱齿龙(鸟脚下目棱齿龙科的一属恐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38
浏览:25.5K

摘要:南方棱齿龙(属名:Notohypsilophodon)是鸟脚下目棱齿龙科的一属恐龙。南方棱齿龙曾是发现于南美洲的棱齿龙类,但这不被广泛的接受,同一时代南美洲的加斯帕里尼龙也被认为属于棱齿龙科。物种学史南方棱齿龙的化石只有一个未成年个体的骨骸,且缺乏头颅骨,发现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丘布特省北部的圣乔治盆地Bajo Barreal地层,年代为上白垩纪的晚森诺曼阶到早土仑阶。其他信息中文名称( chine... [阅读全文]

西北阿根廷龙(一种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37
浏览:28K

摘要:西北阿根廷龙(属名:Noasaurus),意为“西北部阿根廷蜥蜴”,是种一种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基本信息拉丁文学名发音( pronounced )→ noh-ah-sawr-us含义( meaning )→ n.o.a.= noroeste argentina[西北方的,来自西北的阿根廷恐龙]类(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兽脚类cera... [阅读全文]

大盗龙(一种大型的兽脚类恐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36
浏览:9.8K

摘要:大盗龙是一种大型的兽脚类恐龙,其化石发现于南美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大盗龙属于异特龙超科中的大盗龙类。大盗龙最为醒目的特征在于它发达的拇指爪,成年大盗龙的拇指爪甚至比重爪龙的拇指爪还要大。大盗龙生存于晚白垩世的土伦期至康尼亚克期。大盗龙是迅猛的捕食者,拥有与大型暴龙类和其它大型异特龙类相媲美的体型,但又不失驰龙类轻盈的体态。命名由来“Mega”为超级或巨大的意思,“raptor”为猛禽或者盗贼,合起... [阅读全文]

菲利普·莱纳德(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光电效应的重要规律)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35
浏览:28.1K

摘要:菲利普·莱纳德(Philipp Eduard Anton von Lénárd,1862年6月7日-1947年5月20日),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他接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莱纳德在研究阴极射线时曾获得卓越成果,为此获得诺贝尔奖;他用实验发现了光电效应的重要规律;他也提出过一种原子结构设想。莱纳德像他同时代的汤姆孙和卢瑟福一样是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但是他反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莱纳德是一个狭隘民... [阅读全文]

约瑟夫·约翰·汤姆逊(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34
浏览:30.6K

摘要:约瑟夫·约翰·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1856年12月18日—1940年8月30日),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是第三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以其对电子和同位素的实验著称。一幅他正在研究阴极射线管的肖像挂在实验室的麦克斯韦讲演厅里。1940年8月30日,汤姆逊逝世于剑桥。享年84岁。人物生平1856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父亲是一个专印大学课本的... [阅读全文]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美国物理学家,发明精密光学仪器)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33
浏览:45.3K

摘要: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Albert Abraham Michelson,1852年12月19日-1931年5月9日),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主要从事光学和光谱学方面的研究,他以毕生精力从事光速的精密测量,在他的有生之年,一直是光速测定的国际中心人物。他发明了一种用以测定微小长度、折射率和光波波长的干涉仪(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研究光谱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发明精密光学仪器和借助这些仪器在光... [阅读全文]

沃尔特·李普曼(美国新闻评论家、作家,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32
浏览:13.5K

摘要:沃尔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1889年9月23日~1974年12月14日) ,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 [阅读全文]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物理学家,发明彩色玻璃照相技术)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31
浏览:27.9K

摘要: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语:Gabriel Lippmann,1845年8月16日-1921年7月13日),法国物理学家。因为发明制作彩色玻璃照相技术,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除此之外,他亦对物理波长的干涉现象有其深研,亦有李普曼干涉定律发表。人物生平1845年8月16日加布里埃尔·李普曼出生于卢森堡。父亲是洛林人,母亲是阿尔萨斯人。他俩都在卢森堡的贵族官府里当家庭教师,生活是优裕的。但是他... [阅读全文]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物理学家,阴极射线管的发明者)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29
浏览:15K

摘要: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Karl Ferdinand Braun,1850年6月6日-1918年4月20日),德国物理学家,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阴极射线管的发明者。人物生平1850年6月6日,布劳恩出生在富尔达,父亲是个公务员。1868年开始在德国马尔堡大学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1869年转去柏林大学研究天线。187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博士导师:奥古斯特·孔脱。博士学生:列昂尼德·伊... [阅读全文]

伽利尔摩·马可尼(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企业家、实用无线电报通信的创始人)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28
浏览:14.1K

摘要:伽利尔摩·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1874年4月25日—1937年7月20日),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企业家、实用无线电报通信的创始人。1874年4月25日,伽利尔摩·马可尼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市。他的家庭十分富裕,他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在博洛尼亚大学学习期间,他用电磁波进行约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实验,获得成功。1897年,在伦敦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1909年他与布... [阅读全文]

约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荷兰物理学家)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19
浏览:8.5K

摘要:约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通常称为范德·瓦耳斯或范德华,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1837年11月23日~1923年3月8日),荷兰物理学家。曾任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对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所作的工作。获得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范德华力(即分子间作用力)。人物生平早年时光和教育1837年11月23日约翰内斯·迪德里克·范德瓦尔斯... [阅读全文]

威廉·维恩(德国物理学家,研究领域为热辐射与电磁学)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18
浏览:23.4K

摘要:威廉·维恩(Wilhelm Carl Werner Otto Fritz Franz Wien ,1864年1月13日—1928年8月30日),德国物理学家,研究领域为热辐射与电磁学等。1911年,他因对于热辐射等物理法则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火星上有一个陨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人物生平1864年1月13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现俄罗斯)的菲施豪森(Fischhausen),德国物理学家,研究领域... [阅读全文]

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物理学家,研究领域为机械工程的应用)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17
浏览:12.9K

摘要: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Nils Gustaf Dalén,1869年11月30日-1937年12月9日),瑞典物理学家与发明家,研究领域为机械工程的应用。1912年因为发明结合燃点航标、燃点浮标和蓄电池等功能的自动调节装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人物生平1869年11月30日,伦达出生于卡拉堡的斯滕斯托普。他的父亲忙于农业、园艺和奶场的工作,而达伦却倾向于工程事业。1892年通过自学,达伦考入哥德... [阅读全文]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物理学家,发现了物体的超导性,低温物理学的奠基人)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17
浏览:32.5K

摘要:海克·卡末林·昂内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1853年9月21日~1926年2月21日),荷兰物理学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以表彰他对低温物质特性的研究。1911年发现了物体的超导性,低温物理学的奠基人。人物生平海克·卡末林·昂内斯的父亲拥有一制瓦厂,但他的母亲艺术素养颇佳,深深影响了他。他的姐夫是当时莱顿有些名气的画家。1853年9月21日生于格罗宁根。他年轻... [阅读全文]

马克斯·冯·劳厄(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晶体的X射线衍射现象)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5-31 09:15
浏览:7K

摘要:马克思·冯·劳厄(Max von Laue,1879年10月9日—1960年4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1912年发现了晶体的X射线衍射现象,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固体物理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从此,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衍射花纹研究晶体的微观结构,并且对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就是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得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人物生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