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美国医学家)
摘要: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Baruch Samuel Blumberg,1925年7月28日-2011年4月25日),美国医学家。曾获哥伦比亚大学内科及外科医师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工作。他研究过血液的遗传性多形变态现象,检查了各种人群的血液样品,以确定遗传变异如何影响人体对疾病(尤其是肝炎)的感受性。他曾发现一种乙型肝炎抗原,从而促进了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与丹尼尔·卡尔顿·... [阅读全文]
摘要: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Baruch Samuel Blumberg,1925年7月28日-2011年4月25日),美国医学家。曾获哥伦比亚大学内科及外科医师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工作。他研究过血液的遗传性多形变态现象,检查了各种人群的血液样品,以确定遗传变异如何影响人体对疾病(尤其是肝炎)的感受性。他曾发现一种乙型肝炎抗原,从而促进了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与丹尼尔·卡尔顿·... [阅读全文]
摘要:罗莎琳·萨斯曼·耶洛(Rosalyn Sussman Yalow,1921年7月9日-2011年5月30日),美国人,是一名医学物理学家,因开发多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而获得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阅读全文]
摘要:1957年在麦大获生物化学博士。他创立了放射免疫测定法。获奖记录因“在脑垂体激素生产方面的发现”,1977年与美国同行罗加-吉尔曼和罗乍林-耶洛分享了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阅读全文]
摘要:法国科学家,后加入美国国籍。生平罗歇·夏尔·路易·吉耶曼(Roger Charles Louis Guillemin,1924年1月11日-),法国科学家,后加入美国国籍。他于197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7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吉耶曼出生于法国勃艮第第戎,在勃艮第大学完成大学学业后,于1949年在里昂大学得到了医学硕士学位。之后他前往蒙特利尔,在蒙特利尔大学汉斯·谢耶(Hans S... [阅读全文]
摘要:汉弥尔顿·史密斯(Hamilton Othanel Smith),美国著名微生物学家、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1952年本科毕业于美国著名高等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并取得数学学士学位 ,而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取得医学博士(MD)学位 。汉弥尔顿·奥塞内尔·史密斯1931年出生于美国纽约 ,1952年本科毕业于美国著名... [阅读全文]
摘要:丹尼尔·内森斯(Daniel Nathans, 1928年10月30日—1999年11月16日 ) 美国微生物学家。1928年10月30日生于特拉华州威尔明顿。 内森斯于1954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医这博士学位,1962年以后在约翰·霍普金大学任都。他与该样史密斯合作,研究了能在特定部位分裂DNA分子的酶。这使 人们有可能对已知的大得足以带有遗传 信息的核酸片断进行研究。这项研究于1971年... [阅读全文]
摘要:沃纳·亚伯 一般翻译为阿尔伯,是一位瑞士微生物学家及遗传学家,曾经因限制酶的发现,以及关于重组DNA技术的发展研究,而于1978年与美国的丹尼尔·那森斯(Daniel Nathans)及汉弥尔顿·史密斯(Hamilton Smith),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曾在阿尔高大学预科学习。1953-1958年任日内瓦大学生物物理实验室助理研究员,59年代末60年代初,他与同事在S·卢里亚的研究基础... [阅读全文]
摘要:高弗雷·豪斯费尔德,1919年8月28日出生,电机工程师,获得197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高弗雷·纽博尔德·豪斯费尔德爵士,CBE,FRS(Sir Godfrey Newbold Hounsfield,1919年8月28日-2004年8月12日)是一位电机工程师,因为研究X射线断层成像与相关技术与发明,而与阿兰·科马克(Allan McLeod Cormack)共同获得1979年的... [阅读全文]
摘要:阿兰·麦克莱德·科马克(Allan MacLeod Cormack,1924年2月23日-1998年5月7日)是一位出生于南非约翰尼斯堡的美国物理学家,由于对X射线成像分析的研究,而与高弗雷·豪斯费尔德(Godfrey Hounsfield)共同获得197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生平1944年毕业于开普敦大学,获理学士学位,继续在该校和剑桥大学深造。1945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46-1947年... [阅读全文]
摘要:乔治·斯内尔(George D. Snell,1903年12月19日 - 1996年6月6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布拉德福德。人物生平乔治·斯内尔(George D. Snell,1903年12月19日 - 1996年6月6日),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布拉德福德。美国著名遗传学家,免疫遗传学奠基人。 他的主要成就是发现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间移植组织或器官存活状况,并最早提出了H-抗原的概念。其发现了小鼠... [阅读全文]
摘要:让·多塞 (1916年10月19日-2009年6月6日),Jean Dausset,1916年生于法国图卢兹。于1977年任法兰西学院教授。因其在免疫学中的先驱作用,1980年与他人同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2009年6月6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s)发现者、1980年诺奖得主、法国免疫学家让·多塞(Jean Dausset)于西班牙马略卡逝世,终年92岁。人物生平1916年10月19日出生于法... [阅读全文]
摘要:巴茹·贝纳塞拉夫(1920年10月29日—2011年8月2日 ),出生于委内瑞拉加拉加斯,是一位委内瑞拉-美国医学家,他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免疫学和移植医学。1980年他与乔治·斯内尔和让·多塞一起因“发现了控制免疫反应的、遗传的细胞表面结构”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主要经历巴茹·贝纳塞拉夫于1920年出生于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他的父母是西班牙裔人。他的童年和少年(从1925年至1939年... [阅读全文]
摘要:托斯坦·维厄瑟尔,男,瑞典人,出生于1924年6月3日,是一位神经科学家。托斯坦·维厄瑟尔(Torsten Nils Wiesel,1924年6月3日-)是一位瑞典神经科学家,与大卫·休伯尔(David H. Hubel)由于对视觉系统的讯息处理过程之研究,而和研究左右脑半球的罗杰·斯佩里(Roger W. Sperry)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维厄瑟尔1947年毕业于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1... [阅读全文]
摘要:潺菜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实现在有很多人都喜欢在自己的阳台上种植潺菜,为的就是食用。潺菜还是很美味的。潺菜的别称潺菜,也叫做木耳菜,其次还有落葵、紫角叶、胭脂豆、软姜子、藤菜、胭脂菜、蔠葵等别名。潺菜的生长习性潺菜是比较耐高温和高湿的植物,它比较喜欢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对光照的要求不高,生长的适宜温度是在25℃——30℃之间,要求保持土壤湿润。潺菜一般是进行播种繁殖的。潺菜的作用潺菜具有一定的园林作用... [阅读全文]
摘要:黄钟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开着黄色的小花,十分美丽,养殖黄钟花其实也不是非常难,但是需要大家下一番功夫。黄钟花的生长习性黄钟花,总的来讲是比较喜光怕涝的一种植物,它喜欢光照,一般是要求全日照或者半日照,选择土壤的时候要选择排水性好并且富含有机质的,最好是在土壤里面加一点基肥,对开花比较好。浇水一般是要充足,因为干旱对黄钟花来讲也是不利的。黄钟花的观赏作用黄钟花开花的时候,总是金黄金黄的,十分的亮眼,...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