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6.6K
1243

热巴舞(云南)

藏族热巴舞,据《萨迦世系史》所记载,早在公元11世纪中后期就有这种单柄鼓舞在西藏及其他藏族地区寺庙流行,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演变为现在的祭祀热巴、流浪热巴、商贸热巴和变异的堆郭热巴以及勒巴等功能不同和作用不同的歌舞形式。

热巴舞的伴奏乐器及道具主要有手铃、手鼓、大鼓、锣、钹、带柄鼓以及牦牛尾等;面具有马鹿形、牦牛形、金鸡形、孔雀形、凤凰形、白鹤形等。鼓铃是热巴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演开场时常先敲击鼓铃,以此召集观看者入场。不同地域的热巴舞各具特色,塔城祭祀性热巴端庄秀丽、粗犷豪放、古朴欢快;斯农技巧热巴是自娱性热巴,最初只是为了谋生,因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舞蹈难度高,技巧性强,风格粗犷豪放、激情欢畅;五境乡子母雄热巴舞姿奔放、热情;上江乡傈僳族勒巴舞动作细腻多变,欢快热烈,内容丰富多彩,特别是舞蹈中模仿动物的动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金江乡纳西族勒巴舞纯朴典雅,细腻欢快。祭祀热巴由僧人传授,因而保持了佛教文化典雅、庄重、肃穆的风格。

热巴舞包含了藏族的传统文化内涵,体现了藏族人民卓越的歌舞艺术创造才能,反映了藏族文化开放融合的一面,在藏族民间舞中独树一帜。2014年热巴舞入选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云张。

1243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白族三道茶
下一篇:茶春梅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