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25K
7132

合生

有学者认为源于唐代。宋高承《事物纪原》引《武平一传》所叙胡人唱合生事云:“即是合生之原,起自唐中宗时也,今人亦谓之唱题目。”宋代瓦舍中伎艺人表演的合生是否源于唐代,现代学者有不同看法。如任讷(任二北)《唐戏弄》中列有《唐宋合生异同表》,认为唐代的合生源于外来胡伎,属于歌舞戏性质;宋代的合生属于说唱伎艺性质,以谈说为主,间或夹唱。

已知宋代的合生演出有两种方式:①女艺人在士大夫阶层席间应命“指物题咏”的合生,见宋人洪迈《夷坚志》支乙卷6《合生诗词》:“江浙间路歧伶女有慧黠知文墨,能于席上指物题咏应命辄成者,谓之合生;其滑稽含玩讽者,谓之乔合生。盖京都遗风也。”接着还引了两个例子,一为咏诗,一为唱曲。此类形式在五代时已经形成,宋人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卷一《少师佯狂》条:“有谈歌妇人杨苧罗,善合生杂嘲,辨慧有才思,当时罕与比者。”并记述杨苧罗应命作嘲蜘蛛一诗,嘲成之词,意全不离蜘蛛,而又兼讽席间僧人。从其以“合生”与“杂嘲”并举,可见乔合生与隋唐以来的杂嘲有一定渊源。而杂嘲是隋唐间文人互相以对方形貌、姿质戏为诗词嘲讽之伎。②瓦舍中艺人表演的合生,《西湖老人繁胜录》称为“勾栏合生”。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说:“合生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起令与随令本是文人在酒席间的雅而近谑的文字游戏,演变为民间伎艺后,形式与女艺人在席间应命而作的指物题咏也有相近之处,但在勾栏中演出时,方式为一人起令、一人随令。“各占一事”指每一节目中包括若干段令词,内容则互不联属。形式与近代相声里的“酒令”题材节目近似,讲究智趣。如传统相声《四字联音》有云:“四字联音就是一人说四句,最后一句要四个同音字,联在一起象一句话。”起令者说:“檐前一燕,檐下生炭,炭着生烟,烟淹燕眼。”随令者说:“一领细席,席上有泥,溪边去洗,溪洗细席。”另一人说:“二董同铺,横搭一褥,西董翻身,东董冻肚。”

宋代的合生演出又称为“唱题目”,此种艺术表现方式后被宋金杂剧吸收后发展为“题目院本”,即由艺人扮演脚色来演唱的形式。元末明初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5所载《院本名目》的“题目院本”中,就有《蔡消闲》《方偷眼》《呆太守》《呆秀才》等名目,仍然带有合生滑稽玩讽的审美意味。另外,合生及乔合生的曲调被宋金诸宫调和宋元南戏所采用,作为支曲演唱。如《南曲九宫正始》和《词林摘艳》中,都引有南戏中的〔合生〕曲词;《西厢记诸宫调》中有一支〔乔合笙〕曲词,为一唱一和的形式。从其中刻画张生接到莺莺酬简时的惊喜若狂之态来看,这一曲调具有明显的表现滑稽情态的功能。

7132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变文
下一篇:驭说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