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双眼无花果鹦鹉(红脸果鹦鹉)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7
浏览:14.2K

摘要:双眼无花果鹦鹉别名红脸果鹦鹉,为鹦形目、鹦鹉科、无花果鹦鹉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印尼的新几内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其周围的小岛,澳大利亚东北部也有其族群。栖息于中低海拔的雨林、森林边缘地区、干燥森林、溪河旁的森林、开阔的尤加利树林地等地,在澳洲也会出现在公园、灌木丛、农作物区及红树林林地等地区。1866年命名,共8个亚种。十分可爱迷人的小型鹦鹉,羽毛主要为绿色,雄鸟面部有鲜红且复杂的斑纹。雌鸟则是浅黄色... [阅读全文]

水雉(鸡尾水雉、长尾水雉)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7
浏览:18.6K

摘要:水雉别名鸡尾水雉、长尾水雉,为鸻形目、水雉科、水雉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地区,包括印度、缅甸、泰国、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菲律宾、印尼、阿曼。偶见于也门、阿富汗、澳大利亚等地。栖息于热带及亚热带的开放性湿地,通常是富有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1786年命名,无亚种。模式产地:菲律宾吕宋岛。因其有细长的脚爪,能轻步行走于睡莲、荷花、菱角、芡实等浮叶植物上,且体态优美,羽色艳丽,被... [阅读全文]

丝光椋鸟(牛屎八哥、丝毛椋鸟)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6
浏览:29.2K

摘要:丝光椋鸟别名牛屎八哥、丝毛椋鸟,为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日本和越南,韩国和菲律宾为旅鸟。栖息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次生林、小块丛林和稀树草坡等开阔地带,尤以阔叶丛林、针阔混交林、果园及农耕区附近的稀疏林间较常见,也出现于河谷和海岸。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南、自陕西、河南、安徽、江苏至广东、海南、西至四川、云南等地。1788年命名,无亚种。雄鸟整个头和... [阅读全文]

四声杜鹃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6
浏览:15.3K

摘要:四声杜鹃别名印尼四声杜鹃,为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中国、孟加拉、不丹、文莱、柬埔寨、印度、印尼西、韩国、朝鲜等国家。野生于山地森林和山麓平原地带的森林中,尤以混交林、阔叶林和林缘疏林地带活动较多,有时也出现于农田地边树上。1837年命名,共2个亚种。四声杜鹃游动性较大,无固定的居留地。我国为夏候鸟,海南岛为留鸟。4-5月迁到繁殖地,8-9月开始离开繁殖地往越冬地迁徙。叫声似象... [阅读全文]

松雀鹰(摆胸、雀贼、雀鹞、松子鹰)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6
浏览:14.6K

摘要:松雀鹰别名摆胸、雀贼、雀鹞、松子鹰,为隼形目、鹰科、鹰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中国、孟加拉、不丹、柬埔寨、印度、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越南。迷鸟分布地:新加坡。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陕西、西藏、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1822年命名,共11个亚种。小型猛禽,性机警,多为留鸟,少数具有迁徙特性。常在林缘高大的枯树顶枝上静立... [阅读全文]

松鸦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5
浏览:25.2K

摘要:松鸦为雀形目、鸦科、松鸦属鸟类,原产于欧洲、非洲西部和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东至日本、东南亚,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等森林中,有时也到林缘疏林和天然次生林内,通常远离人居,很少见于平原耕地。冬季偶尔可到林区居民点附近的耕地或路边丛林活动和觅食。1758年命名,共34个亚种。翅短,尾长,羽毛蓬松呈绒毛状。头顶有羽冠,遇刺激时能够竖立起来。上体葡萄棕色,尾上覆羽白色,尾和翅黑色,翅上有辉亮... [阅读全文]

蓑羽鹤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4
浏览:30.9K

摘要:蓑羽鹤别名闺秀鹤,为鹤形目、鹤科、蓑羽鹤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中部及非洲北部,我国繁殖于新疆、宁夏、内蒙、黑龙江、吉林,越冬于南部。野生于海拔5000m以下的开阔平原、草地、沼泽、苇塘、湖泊、河谷、半荒漠、高原湖泊等环境中,有时也在农田活动。1758年命名。我国3月开始,陆续到达繁殖地,10月南迁越冬,成家族群或小群迁飞。在我国种群数量较少,属很少见的珍稀鸟类,1988年列为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迁徙... [阅读全文]

泰国火背鹇(戴氏鹇、暹罗火背鹇、戴氏火背鹇)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4
浏览:21.3K

摘要:泰国火背鹇别名戴氏鹇、暹罗火背鹇、戴氏火背鹇,为鸡形目、雉科、鹇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栖息于海拔800-1200m的平原、丘陵、常绿林、混合林地、竹林、灌木丛。1856年命名,无亚种。泰国国鸟,雄鸡面部裸露鲜红明艳,体色不如环颈雉靓丽,但羽冠非常有特点,黑色羽冠一簇一簇似孔雀翎,前段细小,末端则变大,但如丝线般柔软,与其他雉鸡羽冠大不相同。科目分类:鸡形生存环境:... [阅读全文]

太平鸟(连雀、十二黄)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4
浏览:11.6K

摘要:太平鸟:别名连雀、十二黄,为雀形目、太平鸟科、太平鸟属鸟类,原产于欧洲北部、亚洲西北部、北美洲北部,多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杨桦林中。太平鸟在中国多数地区见于冬季和春、秋迁徙季节,属于冬候鸟和旅鸟。1758年命名,共3个亚种。我国传统笼养鸟品种,体态优美、色泽鲜艳、鸣声清柔,也是冬季园林内美丽的观赏鸟类。叫声虽不太动听,但经训练就可以完成叼纸牌、取硬币、打水等难度不一的杂耍节目,因而颇受养鸟... [阅读全文]

太平洋皇鸠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4
浏览:18.4K

摘要:太平洋皇鸠别名太平洋帝鸽,为鸽形目、鸠鸽科、皇鸠属鸟类,原产于大洋洲周边岛屿,包括库克群岛、汤加、斐济、图瓦卢。栖息于小岛上的热带潮湿低地森林及大岛上的潮湿山区森林。1789年命名,共2个亚种。汤加国鸟,体型中等丰满,头部比例较小,颈部粗而短,羽毛较为柔软而稠密。颈短,胫全被羽。喙短,嘴基有由软的皮肤所形成的蜡膜,颌骨隆起,上嘴的先端膨大而坚硬,嘴尖稍稍弯曲。翼发达,善飞行。科目分类:鸽形生存环境... [阅读全文]

太平洋鹦鹉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3
浏览:12.4K

摘要:太平洋鹦鹉别名太平洋鹦哥,为鹦形目、鹦鹉科、鹦哥属鸟类,原产于南美洲厄瓜多尔西部至秘鲁西北部境内,安地斯山脉旁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野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干燥林地、荆棘灌丛、落叶性森林、香蕉与芒果园等地。1847年命名,单一物种,无亚种。典型攀禽,小型鹦鹉,体羽绿色,因体型小、性格好受到爱鸟人士喜爱。优点很多,美丽、安静、比较害羞,但比较容易饲养,会很快会适应新环境的,非常适合新手饲养。科目分类:... [阅读全文]

太阳锥尾鹦鹉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3
浏览:29.2K

摘要:太阳锥尾鹦鹉别名金黄鹦哥、太阳鹦哥,为鹦形目、鹦鹉科、锥尾鹦哥属鸟类,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包括巴西、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东南部。多栖息于海拔1200m以下的亚马逊河季节性淹没的瓦尔泽亚森林,半落叶阔叶林和树木繁茂的热带稀树草原。1758年命名,共2个亚种。羽色大部分为金黄色,如太阳般耀眼亮丽。头顶、脸颊两侧、下腹部、和背部下方都带有些许桔色斑纹。在干燥的灌木丛林间活动不太显眼,但是在飞行... [阅读全文]

桃额锥尾鹦鹉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3
浏览:11.5K

摘要:桃额锥尾鹦鹉别名粉额鹦哥、桃额鹦哥、紫颈吸蜜桃额锥尾鹦鹉,为鹦形目、鹦鹉科、锥尾鹦哥属鸟类,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流域,包括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秘鲁、苏里南等地。野生于低纬干燥及半干燥的棘丛、灌丛、松木山林区。1788年命名。通常成对或小群体活动,繁殖期聚小群。有时会沿着森林边缘,到邻近人类居住的地区活动,或是在公园、以及农耕区觅食。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 [阅读全文]

桃脸情侣鹦鹉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2
浏览:8.8K

摘要:桃脸情侣鹦鹉别名爱情鸟、爱情鹦鹉、桃脸爱情鸟、桃面爱情鹦鹉,为鹦形目、鹦鹉科、牡丹鹦鹉属鸟类,原产于非洲西南部,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m以下的干燥林地,从次沙漠地带的干燥草原、热带草原林地、岩石地形区、河流旁的林地、棕榈树林到农作物区都是常活动的范围,主要的栖息处都在水源区附近,一般都是5至20只左右一起活动,但在觅食时与至水源地喝水时会数百只聚集。是高度群居,社会化很强的鸟类,有明亮整洁的杏仁绿... [阅读全文]

铜翅水雉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08-04 09:22
浏览:14.8K

摘要:铜翅水雉为鸻形目、水雉科、铜翅水雉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孟加拉、柬埔寨、印度、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越南等地。野生于富有挺水植物或飘浮植物的淡水湖泊、水库和水塘中,有时也出现于湿草地和水稻田中。1790年命名。体形与水雉相似,但体型略小,前额有一铅灰红色的额甲。由于脚趾很长,所以也能在飘浮于水面的百合和莲叶等水生植物上快速地奔走。告警时发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