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鼻乌鸦
摘要:秃鼻乌鸦别名风鸦、老鸹、山老公、山鸟,为雀形目、鸦科、鸦属鸟类,原产于欧洲、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常栖息于平原丘陵低山地形的耕作区,有时会接近人群密集的居住区。1758年命名,共2个亚种。雀形目体型最大的几个物种之一,剑桥大学通过研究证明,它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类,具有非凡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推理,并拥有超强的记忆力,能正确选择并会使用多种工具。也是胆量最大的鸟类,号称最不怕死的流氓,狂到连人类都不敢惹... [阅读全文]
摘要:秃鼻乌鸦别名风鸦、老鸹、山老公、山鸟,为雀形目、鸦科、鸦属鸟类,原产于欧洲、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常栖息于平原丘陵低山地形的耕作区,有时会接近人群密集的居住区。1758年命名,共2个亚种。雀形目体型最大的几个物种之一,剑桥大学通过研究证明,它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类,具有非凡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推理,并拥有超强的记忆力,能正确选择并会使用多种工具。也是胆量最大的鸟类,号称最不怕死的流氓,狂到连人类都不敢惹... [阅读全文]
摘要:秃鹮为鹳形目、鹮科、隐鹮属鸟类,原产于非洲南部,包括叙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地。栖息于草原、山区及半沙漠地区。原分布较广,但现在只能在土耳其和摩洛哥见到它的身影,已经处于濒危状态。莱索托国鸟,从外观上看,羽毛黑亮有光泽,背部呈蓝色。成鸟头部呈红色,面部呈白色,均裸露几乎没有羽毛。“爱好”与鸦科鸟一样,巢里放着收集来的瓷器碎片、木瓶塞、纽扣等。外貌虽然有些怪异,但却拥有独特的美。科目分类:鹳形生存环境:... [阅读全文]
摘要:王企鹅别名国王企鹅,为企鹅目、企鹅科、王企鹅属鸟类,原产于南极洲及其附近岛屿,包括7座岛屿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南端的众多群岛。1778年命名,共2个亚种。王企鹅虽然步行摇摇摆摆,非常笨拙,但遇到敌人时,可以将腹部贴于冰面,以后肢蹬行,双翅快速滑雪,速度很快。是群居性动物,饮食和居住都由很多个体聚集在一起。每当恶劣的气候来临,它们会挤在一起,防风御寒,以获得最大的保护。与可以飞行的鸟类完全不同,骨骼沉... [阅读全文]
摘要:王绒鸭为雁形目、鸭科、绒鸭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欧洲丹麦、芬兰、格陵兰、瑞典、冰岛、挪威、俄罗斯等地。在北极苔原繁殖,其余时间都在水生环境生活。在冬季,会出现在海湾和峡湾的冰面上。1758年命名,无亚种。体型最大的海鸭,色彩鲜艳、体大膘肥,绒乎乎的十分可爱,丰满的羽毛是为了适应北极的严寒,是北极的气候所使。王绒鸭的巢区十分靠近一种凶猛海鸥的巢,它能借助这种海鸥的力量,将其更强大的敌人如贼鸥、北极狐... [阅读全文]
摘要:维多利亚凤冠鸠别名维多利亚皇鸽、维多利亚冠鸠,为鸽形目、鸠鸽科、凤冠鸠属鸟类,原产于亚洲新几内亚极其周边岛屿,栖息于热带雨林,没有飞行能力,只能向上跳跃数米左右,以落到地面上的果实为食。1844年命名,无亚种。和大多数家鸽一样,维多利亚皇鸽在当地也是很受欢迎的野味之一,因此疯狂的捕杀使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2016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其列为近危物种。鸽子家族中最大成员,也是色彩最艳丽漂亮... [阅读全文]
摘要:委内瑞拉拟黄鹂别名金黄拟鹂,为雀形目、黄鹂科、拟黄鹂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南部、南美洲安地斯山脉以东,包括阿鲁巴、博内尔、哥伦比亚、库拉索岛、波多黎各、圣马丁岛(荷属)、委内瑞拉等地。栖息于干旱地区,如林地、森林、干旱丛林及开放的稀树草原,偶尔也会造访水果种植园和花园。1766年命名,共3个亚种。委内瑞拉国鸟,中型鸣禽。有很长的楔形尾,凿子般的结实鸟喙。喙长而粗壮,先端稍下曲,上喙端有缺刻。体羽鲜丽... [阅读全文]
摘要:文须雀为雀形目、鹟科、文须雀属鸟类,原产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我国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及东北北部。主要栖息于湖泊及河流沿岸芦苇沼泽中。1758年命名,共3个亚种。属夏候鸟,在东北南部及河北为冬候鸟,数量较多。上体棕黄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外侧尾羽白色。雄鸟头灰色,眼先和眼周黑色并向下与黑色髭纹连在一起,形成一粗著的黑斑,在淡色的头部极为醒目。尤其喜欢在靠近水面的芦苇下部活动,并不时发出吱... [阅读全文]
摘要:五彩金刚鹦鹉别名绯红金刚鹦鹉、红黄金刚鹦鹉,为鹦形目、鹦鹉科、金刚鹦鹉属鸟类,原产于南美洲、北美洲,包括墨西哥、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等地。属低地鸟类,活动区低于500m高度,偶有达到1000m。常栖息于潮湿热带低地,虽然分布面积广大,但非法贸易造成的盗捕及栖息地的环境破坏,导致这中美丽的鹦鹉数量愈来愈少。1758年命名,共2个亚种。1993年6月28日,这种红... [阅读全文]
摘要:乌雕别名花雕、小花皂雕,为隼形目、鹰科、雕属鸟类,原产于欧洲(东部)、非洲(东北部)、亚洲(东部、中部、南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及新疆地区有分布。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IUCN红色名录的易危物种。栖息于草原及湿地附近的林地,多在飞翔中或伏于地面捕食。性情孤傲,非常凶猛,常长时间地站立于树梢上,多在飞翔中或伏于地面捕食,有时在林缘和森林上空盘旋。飞行时两翅宽长而平直,两翅不上举。叫声音调较... [阅读全文]
摘要:乌雕鸮为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印度、缅甸、孟加拉国、泰国和马来半岛,中国分布于浙江建德、江西南昌。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中,特别是水源丰富的森林平原地区,常在水域附近栖息,不喜欢在特别干燥和荒漠地区活动。1790年命名,共2个亚种。属大型鸮类,与猫头鹰系列的其他品种习性大为不同,属昼行性,且主要捕食鸦和各种鸟类。黑色耳羽簇长而显著。通体大都灰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纵纹和虫蠹状斑。下体... [阅读全文]
摘要:乌鸡别名药鸡、乌骨鸡、武山鸡、小白鸡、黑脚鸡、松毛鸡、绒毛鸡、泰和鸡、梅岭土鸡、乌鸡白凤,为鸡形目、雉科、原鸡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中国江西省泰和县。我国特有土特产鸡种,已有400多年的人工培育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受到各国的好评。别看它黑得通透,营养价值可远远高于普通鸡,经检测乌鸡含有19种氨基酸,27种微量元素,具有保健、美容、防癌三大功效。它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上好佳品。食用... [阅读全文]
摘要:乌鸫别名百舌、黑鸫、乌鸪、反舌鸟、中国黑鸫,为雀形目、鹟科、鸫属鸟类,原产于欧洲、非洲、亚洲赤道以北地区,多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海拔高度从数百米到4500米左右均可遇见,在平原为冬候鸟、在天山为繁殖鸟。1758年命名,共9个亚种。瑞典国鸟,我国南方饲养较为普遍的唱鸟,外形给人第一感觉就是非常的壮实,它的体型比一般的鸟要大,与乌鸦的形态与习性有些接近,结... [阅读全文]
摘要:仙八色鸫别名八色鸟、仙八色鸟,为雀形目、八色鸫科、八色鸫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东南部,中国、日本、朝鲜,越冬于婆罗洲。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次生阔叶林内,包括种植园、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湿润疏灌丛和河流、溪流附近。1850年命名,共2个亚种。已被确定为全球性易危鸟类。我国约有100-1000个繁殖对,以及50-1000只迁徙个体。属夏候鸟和旅鸟。十分珍贵,全球不到1万只!头深栗褐色,中央冠纹黑色,眉... [阅读全文]
摘要:乌鸦别名小嘴乌鸦、细嘴乌鸦,为雀形目、鸦科、鸦属鸟类,原产于欧洲、亚洲亚热带、温带的大部分地区,栖息于海拔3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疏林及林缘地带。1758年命名,共2个亚种。在我国主要为留鸟,亦有部分越冬的冬候鸟。常在河流、农田、耕地、湖泊、沼泽和村庄附近活动,取食于矮草地及农耕地,多在树上或电柱上停息。是城市郊区最常见的大型鸟类之一,是自然界的清洁工。喜结大群栖息,但不像秃鼻乌鸦那... [阅读全文]
摘要:橡树啄木鸟别名橡子啄木鸟,为鴷形目、啄木鸟科、橡树啄木鸟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南部,包括伯利兹、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和巴拿马,繁殖地为美国。栖息于山麓林地、热带草原、河岸林地、茂密丛林、混合常绿森林、低海拔山地植物群落、峡谷河岸森林。1827年命名,共7个亚种。虽有一定数量,但生存地已面临威胁。头顶有一个红色的帽冠,面颊、喉部、腰和腹部为奶白色,眼部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