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宽(汉末三国时安定人)
摘要:梁宽,汉末三国时安定人。魏之黄门侍郎。马超攻凉州时与杨阜、赵衢、赵昂、姜叙等人一起抵抗马超。梁宽亦曾为庞淯之母赵娥做传。人物经历马超攻曹操。拔冀城,参军杨阜伪降于超,荐梁宽、赵衢二人,超尽用为军官。后阜反,梁宽、赵衢拒超于翼城下,杀超妻子至亲十余口。史书记载《三国志·卷十八·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庞淯传》引 皇甫谧《列女传》:故黄门侍郎安定梁宽追述娥亲,为其作传 。 [阅读全文]
摘要:梁宽,汉末三国时安定人。魏之黄门侍郎。马超攻凉州时与杨阜、赵衢、赵昂、姜叙等人一起抵抗马超。梁宽亦曾为庞淯之母赵娥做传。人物经历马超攻曹操。拔冀城,参军杨阜伪降于超,荐梁宽、赵衢二人,超尽用为军官。后阜反,梁宽、赵衢拒超于翼城下,杀超妻子至亲十余口。史书记载《三国志·卷十八·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庞淯传》引 皇甫谧《列女传》:故黄门侍郎安定梁宽追述娥亲,为其作传 。 [阅读全文]
摘要:郑泉,三国时期吴国人物。字文渊,陈郡人。博学,嗜酒,初为郎中,迁太中大夫。多次出使蜀国。夷陵之战后,作为和睦使者去白帝城面见刘备,开始了两国恢复邦交的进程。《吴书》郑泉字文渊,陈郡人。博学有奇志,而性嗜酒,其闲居每曰:"愿得美酒满五百斛船,以四时甘脆置两头,反覆没饮之,惫即住而啖肴膳。酒有斗升减,随即益之,不亦快乎!"权以为郎中。尝与之言:"卿好於众中面谏,或失礼敬,宁畏龙鳞乎?"对曰:"臣闻君明... [阅读全文]
摘要: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汉末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所在皆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后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讨吴国,到达居巢。军队中流行瘟疫,司马朗亲自去视察,派送医药,因此染病,最终... [阅读全文]
摘要: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郡许昌县(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陈群出身名门,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操入主徐州时,被辟为司空西曹掾属,后转任参丞相军事。曹操封魏公时,任魏国的御史中丞。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后,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曹丕驾崩后... [阅读全文]
摘要: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 ,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6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的嗣父(堂伯),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司马炎出身河内司马氏。初以门荫入仕,封北平亭侯。后迎立魏元帝曹奂,授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拜抚军大将军、晋国世子。咸熙二年(265),拜相国,袭封晋王。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 [阅读全文]
摘要:司马广,生卒年不详,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之孙,司马干长子,平原王世子,先于司马干去世。人物介绍司马广,晋宣帝司马懿之孙,平原王司马干长子,被立为世子, 先于其父司马干去世。家庭成员祖父:晋宣帝司马懿祖母:宣穆皇后张春华父亲:平原王司马干弟弟:司马永 [阅读全文]
摘要:司马觐(256-290年),字思祖, 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之孙,琅邪武王司马伷长子,晋元帝司马睿生父。太康四年(283年),袭封琅邪王,拜冗从仆射,负责侍卫宫中。 太熙元年(290年)去世,终年三十五岁,谥号为恭。生前经历司马觐是琅邪武王司马伷的长子,任职冗从仆射。 司马伷临终上表朝廷,要求把封国分给四个儿子,世子司马觐袭爵琅邪王,司... [阅读全文]
摘要:司马防(149―219年),字建公,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祖籍河内郡野王县(今河南博爱)。东汉大臣,颍川太守司马儁之子,晋宣帝司马懿父亲,殷王司马卬之后 。耿直公正,颇有威仪。爱读《汉书》,讽咏数十万言。年轻时,起家郡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多次赞扬曹操并举荐他。年老后,转拜骑都尉,养志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马防去世,终年七十一岁。作为河内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司马防生有八... [阅读全文]
摘要:高陆公主,司马懿次女,司马师、司马昭的姐妹。在曹魏的时候,她嫁给后来晋朝的名将杜预。高陆公主,晋朝公主,司马懿次女,司马师、司马昭的姐妹。在曹魏的时候,她嫁给后来晋朝的名将杜预,公主在晋朝建立前去世,司马炎建立西晋,追封姑母为高陆公主,谥号宣,并没有封杜预为驸马都尉。南朝陈时,袁枢曾经对公主在王朝建立前去世,其夫是否封为驸马加以讨论。 [阅读全文]
摘要:南阳公主(586年~?),杨氏,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族。隋朝时期公主,隋炀帝杨广长女,母为萧皇后。姿容俱美,言行有节,深得隋炀帝钟爱。开皇十九年,下嫁许国公宇文述之子宇文士及,谨肃有礼,生子宇文禅师。在隋炀帝登基后,南阳公主伴驾巡游全国。大业末年,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江都之变,弑杀隋炀帝,皇室男性成员几乎全遭杀戮。在窦建德诛杀宇文化及后,公主气度从容,声陈报仇复国之志。丈夫宇文士及舍... [阅读全文]
摘要:司马肜,字子徽,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之弟。母为张夫人。司马肜为人清静修身,恭敬谨慎。初仕曹魏,封平乐亭侯。建立五等制后,封开平县子。西晋建立后,受封梁王,拜北中郎将,镇守邺城;迁平东将军,镇守许昌;转安东将军,镇守青徐;入为卫将军、录尚书事、太子太保。出为侍中、征西将军,镇守关中,与建威将军周处有矛盾,催促周处攻打氐族领袖齐万年... [阅读全文]
摘要: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为人沉着坚强,有雄才大略。少流美誉,雅有风采。与父亲司马懿策划高平陵政变诛杀权臣曹爽。在司马懿死后接管其军政势力,独揽朝廷大权。内政上,司马师制定了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使其各有职... [阅读全文]
摘要:(?-291年7月25日),字子翼,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魏太傅司马懿第四子 ,大将军司马师与相国司马昭的弟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仕魏为散骑仕郎,拜东中郎将,封广阳乡侯。入晋,累封汝南王。历官宗师、侍中,太尉,录尚书事。晋武帝末为杨骏所排斥,出镇许昌。及惠帝即位,骏被贾后所诛,入朝拜太宰、录尚书事,与太保卫瓘同辅政。与楚王司马玮争兵权,玮承贾后旨诬亮有... [阅读全文]
摘要:司马昭,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 [阅读全文]
摘要:司马干(232年~311年2月26日),字子良。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宗室,晋宣帝司马懿第五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同母弟,母为宣穆皇后张春华。司马干在曹魏时被封为安阳亭侯,后进爵为平阳乡侯。五等爵制建立后,改封定陶伯。司马炎建立西晋后,司马干受封平原王,历任抚军中郎将、光禄大夫、左光禄大夫、卫将军等职。永宁元年(301年),晋惠帝司马衷复位后,任司马干为侍中、太保。永嘉五年(3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