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菇三文鱼
摘要:双菇三文鱼是主料为三文鱼、白蘑菇、金针菇、豆芽苗的一道菜。原料主料三文鱼、白蘑菇、金针菇、豆芽苗辅料姜丝、黑胡椒粉、盐、水、蚝油做法1.将豆芽苗的根部去除,三文鱼稍微冷冻后从中间片出一片较厚的肉。2.白蘑菇洗净切成片状,金针菇洗净后把根部去掉。3.将三文鱼放入盐抹均匀。放入适量的黑胡椒粉腌制10分钟。4.豆芽苗的根部去除后放入盆子里洗净浸泡10分钟。5.浸泡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6.锅里放入少许橄榄... [阅读全文]
摘要:双菇三文鱼是主料为三文鱼、白蘑菇、金针菇、豆芽苗的一道菜。原料主料三文鱼、白蘑菇、金针菇、豆芽苗辅料姜丝、黑胡椒粉、盐、水、蚝油做法1.将豆芽苗的根部去除,三文鱼稍微冷冻后从中间片出一片较厚的肉。2.白蘑菇洗净切成片状,金针菇洗净后把根部去掉。3.将三文鱼放入盐抹均匀。放入适量的黑胡椒粉腌制10分钟。4.豆芽苗的根部去除后放入盆子里洗净浸泡10分钟。5.浸泡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6.锅里放入少许橄榄... [阅读全文]
摘要:双椒粉丝浸花甲是一道菜品,主料是花甲、粉丝、红椒、青椒,辅料是生姜、蒜末、蚝油、豆瓣酱、酱油、胡椒粉、鸡粉、盐。做法1.备好以上辅料,生姜去皮切小片,剁好蒜末;粉丝一把泡发沥干稍剪短;青椒红椒各少量切小条。2.净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加入花甲,大火煮至花甲壳开,捞出沥干水分。3.净锅上火,待油热,爆姜片蒜末、双椒,放入适量清水,倒入花甲、粉丝,调入以上各种佐料,煮至粉丝软熟、花甲入味,出锅即可。 [阅读全文]
摘要:锅中加入少许橄榄油,油温5成热时倒入虾仁,少许料酒烹2分钟盛出。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半根黄瓜去皮切成片,另起锅再倒入适量橄榄油。主料虾仁500克鸡蛋一个黄瓜半根辅料橄榄油适量盐少许鸡精少许淀粉适量料酒适量蒜末适量姜丝少许营养分析1.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2.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 [阅读全文]
摘要:水晶虾仁是一道传统名菜,属于沪菜。曾被评为“上海第一名菜”。奇香四溢,晶莹剔透,赛如明珠。主料有虾和鸡蛋。清炒虾仁不加任何配料,满满一盘虾仁,鲜明透亮,而且软中带脆。2018年9月,被评为“中国菜”之上海十大经典名菜。菜品历史招牌名店:静安宾馆“水晶虾仁”是上海静安宾馆著名的特色风味佳肴之一它的发展,著名作家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曾经写道:“说起虾仁,做得最好的是福建馆子,记得北平西长安街的忠信堂... [阅读全文]
摘要:烧卖是扬州小笼细点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烧卖是用不发酵的麦面薄皮包馅蒸熟吃的食品。烧卖原先出在北方,是一种不封口的包子,有肉馅的,也有菜的,就是没有米馅的,那是因为以前北方不种稻。烧卖随着宋室的南迁到了杭州,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有记载。南方出米,南方人又添了一种米馅的烧麦。烧卖的形状像宋代夏天戴的一种纱帽,所以南方人就把这种包子叫做“纱帽”。在南方话中“纱帽”和“烧卖”的读音十分相近,在元明时期,久... [阅读全文]
摘要:梯尾夜鹰:别名水夜鹰,为夜鹰目、夜鹰科、水夜鹰属鸟类,原产于南美洲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通常栖于山林间,为夜行性鸟类,白天大都蹲伏在多树山坡的草地或树枝上,有时至洞穴中,黄昏出动。腿短,口裂宽,口须长且多,擅长在空中捕食昆虫。科目分类:隼形生存环境:丛林颜色分类:褐色_棕色性情分类:猛禽最大体型:30cm... [阅读全文]
摘要:小凤头燕鸥:别名凤头燕鸥,为鸥形目、鸥科、凤头燕鸥属鸟类,原产于印度洋沿岸地区,大西洋东部沿岸也有少量分布,包括非洲北部地中海岸、非洲东部海岸、红海、波斯湾、印度、斯里兰卡、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沿海。我国沿海地区无分布。野生于开阔的海洋、岛屿、海岸岩石、悬崖、岩礁和海滨地区。1831年命名,共3个亚种。在近海岛屿的低洼处、珊瑚平原、沙洲和平坦的沙滩上繁殖,在海浪和近海水域觅食。典型的海洋性鸟类,从不... [阅读全文]
摘要:小海雀:别名侏海雀,为鸥形目、海雀科、侏海雀属鸟类,原产于太平洋北部沿岸地区。它们的育雏季节同时也是北极狐储藏食物的黄金季节,初次试飞的小海雀,一旦落到陆地,就会被北极狐一口咬死,然后挖坑藏起来,作为食物储备。典型的海洋性鸟类,体型很小,是海雀家族体型最小的品种之一,外形很像迷你版的小企鹅,十分的可爱。在大海雀灭绝以后,成为北极最类似于南极企鹅的海鸟。多在内海生活,只有在繁殖季节,才成百万只的飞到... [阅读全文]
摘要:楔尾鸥:别名,为鸥形目、鸥科、楔尾鸥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欧洲、亚洲远东地区,靠近北极的大陆沿岸。我国罕见,辽宁旅顺偶见迷鸟,数量稀少。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北极苔原或森林苔原地带,其中特别喜欢生长有草本苔原植物的苔原湖泊和水塘。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靠近浮冰的开阔海洋上和冰上。1824年命名。楔尾鸥属唯一物种,飞行轻快敏捷,常在水中游泳或进行水浴。尾羽12枚,因中央一枚尾羽稍微突出呈楔形而得名。常成小群在... [阅读全文]
摘要:须浮鸥:别名非洲须浮鸥_印度须浮鸥,为鸥形目、鸥科、浮鸥属鸟类,原产于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多地均有分布。繁殖于欧洲南部、北非、中亚、西西伯利亚南部,往东一直到俄罗斯远东。越冬于非洲南部,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野生于开阔平原湖泊、水库、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于大湖泊与河流附近的小水渠、水塘和农田地上空。1811年命名,共6个亚种。体型略小的浅色浮鸥。常频繁在水面上空振翅飞... [阅读全文]
摘要:须海雀:别名胡须小海雀,为鸥形目、海雀科、小海雀属鸟类,原产于太平洋北部阿留申群岛和千岛群岛上。把巢构建在火山岩石中,并有一条通往外面的狭长通道,通道的四壁是坚硬的岩石。只在天黑时进入和离开巢穴。夜行性海雀,很多人意为它头部美丽羽毛仅具装饰作用。但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因其洞穴长而深,头部的羽毛能充当“盲杖”,让它能自由穿梭于漆黑的洞穴,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并论证鸟类羽毛具有触觉功能。科目分类:海雀生存... [阅读全文]
摘要:燕尾鸥:别名,为鸥形目、鸥科、燕尾鸥属鸟类,原产于南美洲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马尔维纳斯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分布范围较窄,繁殖于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秋后迁移至南美洲西岸越冬。燕尾鸥属唯一物种,仪表堂堂、羽毛艳丽,叉燕尾十分别致。一双红色眼圈的大眼,非常引人注目。它的眼睛能向前转动,具并有双眼同视的远近感,这在海鸥家... [阅读全文]
摘要:夜鹰:别名鬼鸟_夜燕_蚊母鸟_贴树皮_普通夜鹰,为夜鹰目、夜鹰科、夜鹰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中国(西藏为留鸟,其他地方为夏候鸟)、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野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也出现于针叶林、林缘疏林、灌丛和农田地区竹林和丛林内。1790年命名,原有5个亚种,2014年国际鸟盟将日本亚种和帕劳群岛亚种设定为独立物种,故现有3个亚种。虽亚种众多,分布范围很广,群数量稳定,... [阅读全文]
摘要:缨翅夜鹰:别名四翅鸟,为夜鹰目、夜鹰科、旗翅夜鹰属鸟类,原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赤道以北的地区,乌干达、肯尼亚西部有分布。野生于丛林或稀树草原。雄鸟用两只小旗般的羽毛,引诱雌鸟,这是鸟类中较为罕见的繁殖特性。它拥有奇特的“四只翅膀”,当地曼丁果人就称其为“四翅鸟”。它在繁殖的时候,雄鸟的两只翅膀上,会各自长出一根长达60cm的羽干,向身体的上后方略为倾斜,顶端扩大,飞行时在空中微微飘舞,如同两只... [阅读全文]
摘要:渔鸥:别名,为鸥形目、鸥科、渔鸥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中西部,及欧洲部分地区。繁殖地从黑海至蒙古、中国,越冬在地中海东部、红海至缅甸沿海及泰国西部。我国境内繁殖于青海东部的青海湖和扎陵湖及内蒙古西部的乌梁素海,香港偶见少量冬候鸟。野生于海岸、海岛、大的咸水湖,有时也到大的淡水湖和河流。1773年命名。海鸥家族形体较大的品种,与银鸥体型相仿,甚至略大。我国境内为夏候鸟和旅鸟,春季3-4月迁来,秋季9-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