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25.2K
7978

查摩西斯龙

查摩西斯龙发现于罗马尼亚西部的特兰西瓦尼亚哈特兹哥(hatzeg)盆地,该盆地发现了包括兽脚类,蜥脚类,甲龙类与鸟脚类。

物种学史

在1899年,法兰兹·诺普乔(Franz Nopcsa)将发现于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西部)的许多化石,建立为栅齿龙的一种,强壮栅齿龙(Mochlodon robustum),种名意指它们的粗壮体型[1]。在1915年,诺普乔将其改归类于凹齿龙的一种,强壮凹齿龙(Rhabdodon robustum)。在1990年,乔治·奥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将种名修改成“robustus”。

在2003年,大卫·威显穆沛(David Weishampel)等人将强壮凹齿龙建立为新属。模式种是强壮查摩西斯龙(Z. robustus)。属名演变自当地中古时代民族盖塔人的冥神扎尔莫克西斯(Zalmoxis)。正模标本(编号BMNH R.3392)是一个右齿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骨头被归类于查摩西斯龙,只缺乏手掌、脚掌、尾巴末端等部位的化石。化石发现于罗马尼亚Sânpetru组地层,地质年代约为马斯特里赫特阶晚期[2] 。

同样在2003年,大卫·威显穆沛等人将同样发现于罗马尼亚的一些化石,建立为第二个种,什其佩里亚查摩西斯龙(Z. shqiperorum)。种名演变自阿尔巴尼亚人的自称“什其佩里亚”(Shqiperia),因为法兰兹·诺普乔也是阿尔巴尼亚民俗、民族学研究专家。正模标本(编号BMNH R.4900)是一个部分身体骨骼。此外,大卫·威显穆沛等人将查摩西斯龙归类于凹齿龙科。

另外在2005年,奥地利也发现了相关化石,原先被编入于栅齿龙,之后被归类为查摩西斯龙的未命名种(Zalmoxes sp.)。有研究人员指出,如果根据这些化石,证实栅齿龙、查摩西斯龙是相同动物,较早命名的栅齿龙将拥有优先权[3]。

形态特征

查摩西斯龙是种小型、二足草食性恐龙,而体型粗壮,头部呈三角形,具有喙状嘴、短颈部。强壮查摩西斯龙的体型较小,身长约2到3米。什其佩里亚查摩西斯龙的体型较大,身长约4到4.5米。根据法兰兹·诺普乔的推论,这是因为岛屿环境隔离而造成的侏儒物种。

而在这些迷人的化石里面,鸟脚类最为引人注目,其中一具标本,在1902年,被匈牙利古生物学家诺普乔(franz baron nopcsa)描叙为栅齿龙(m. robustus),后来被鉴定为凹齿龙(r. priscus),其模式标本在晚白垩纪的法国南部与西班牙北部被发现。如今栅齿龙(m. robustus)被重新确认为查摩西斯龙。

生存年代

查摩西斯龙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 ~ 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分布范围

查摩西斯龙发现地点是欧洲,罗马尼亚,奥地利。

7978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异波塞东龙
下一篇:钉龙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