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角瞪羚
摘要:细角瞪羚(学名:Gazella leptoceros):是偶蹄目、牛科、瞪羚属的哺乳动物。体长100-110厘米,肩高65-72厘米,尾长15-20厘米;体重20-30克。上体和体侧呈奶油色或黄白色,下体为纯白色,侧面有一条微弱的条纹。面部斑纹相对较淡。两性都有都有细长的犄角。雄性的更长,略呈“S”形,雌性的明显要细小。蹄子稍宽,以便在长距离的沙地上行走。 [阅读全文]
摘要:细角瞪羚(学名:Gazella leptoceros):是偶蹄目、牛科、瞪羚属的哺乳动物。体长100-110厘米,肩高65-72厘米,尾长15-20厘米;体重20-30克。上体和体侧呈奶油色或黄白色,下体为纯白色,侧面有一条微弱的条纹。面部斑纹相对较淡。两性都有都有细长的犄角。雄性的更长,略呈“S”形,雌性的明显要细小。蹄子稍宽,以便在长距离的沙地上行走。 [阅读全文]
摘要:犀牛甲虫(Phileurus didymus)隶属于鞘翅目。多分布于热带地区,尤以中美洲、南美洲种类最为丰富,非洲和大洋洲种类较多,亚洲种类相对较少。在我国云南已发现有7属12种。 [阅读全文]
摘要:箱水母,是腔肠动物的一纲,又叫“海黄蜂”。成年箱水母有足球那么大,蘑菇状,近乎透明。身体两侧各有两只原始的眼睛,可以感受光线的变化,身后托着60多条带状触须,它由体内喷出的水柱推动着身体旋转前进。触须能伸展到3米之外,每根触须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囊状物,每个囊中都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盛满毒液的空心“毒针”。外形就像方形的箱子,因此得名“箱水母”。 [阅读全文]
摘要:雪豹(Panthera uncia,英语:Snow leopard),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分布于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及我国西部和中亚东部的其它高山地区。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尾巴长而粗大,在岩石堆中是极好的保护色,有“雪山之王”之称。 [阅读全文]
摘要:蜥蜴,是有鳞目蜥蜴科蜥蜴属爬行类动物。蜥蜴体型较小,具带鳞片的皮肤,腭关节牢固,尾巴长,体形长,四肢平铺于身体侧面,耳朵位于脑袋侧面小洞里,鳞片形态多样。 [阅读全文]
摘要:犀牛(学名:Rhinocerotidae)是奇蹄目、犀科动物的总称,是一类大型哺乳类动物。 共有4属、5种。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00-3000千克。犀牛的体肥笨拙,皮厚粗糙,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真皮,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据《本草纲目》记载:“犀”字从牛,尾声;中国古人认为是一种尾巴很长的牛,故名。 [阅读全文]
摘要:信天翁是鸟纲鹱形目信天翁科动物的统称。信天翁的体长为90-95厘米,体重为7—8千克。全身为白色;头顶枕黄色;翅肩和尾都是灰褐色;内侧翼上有白色覆羽。头部很明显,鼻孔呈管状,从上颌的基部延伸至上喙的中部,左右分开;嘴甲具有一层角质鞘,稍微宽大并且略微往下勾;脖子短,身体粗;尾巴短,但有一对狭长翅膀。 [阅读全文]
摘要:雪羊是牛科雪羊属哺乳动物,又叫石山羊、落基山羊。体长130-160厘米,尾长15-20厘米,体重约140千克。雌兽比雄兽躯体略小,肩部像肿瘤般凸起,四肢短小。颌下有须,与山羊相似。浑身披着一层茂密的白色长毛。吻边有小的鼻镜,上唇中央无沟。雌兽有4个乳头,眼睛前面没有臭腺,但雄兽的耳后有一对大臭腺,雌、雄兽均生有黑色短角,角呈圆形,弯曲度不大,没有明显的皱纹和肿瘤,长20-30厘米。 [阅读全文]
摘要:象牙鸥,是一种鸟,主要分布在北极的海岸和岛屿,尺寸40-45厘米。 [阅读全文]
摘要:驯鹿(学名:Rangifer tarandus)又名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的唯一一种动物。体长100~125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复是其外观上的重要特征。长角分枝繁复,有时超过30叉,蹄子宽大,悬蹄发达,尾巴极短。驯鹿的身体上覆盖着轻盈但极为抗寒冷的毛皮。不同亚种、性别的毛色在不同的季节有显著不同,从雄性北美林地驯鹿在夏季时的深棕褐色,到格林兰岛上的白色。主要毛色有褐色、灰白色、花白色和白色。花色中白色一般出现在腹部、颈部和蹄子以上部位。 [阅读全文]
摘要:小浣熊(学名:Procyon lotor),隶属浣熊科浣熊属,是一种产于北美洲的哺乳动物,常被戏称为‘食物小偷’、‘干脆面’。小浣熊体型为中等大小,躯干结实,体长40~70厘米,尾长20~40厘米,体重通常为3.5~9.5千克,雄性个体的体型和重量都比雌性要大。该物种耳小而直立,略圆,耳尖白色;眼周有深黑色斑纹,从眼上方延伸至鼻底部,并沿脸颊向外扩张;吻部狭长,白色,口边具长须;鼻中等长度而尖,鼻尖和前额呈灰褐色或红棕色。浣熊四肢短小,为跖行动物,前后足均具五趾,爪尖锐,脚垫裸露;尾部具黑色环纹, 少数个 [阅读全文]
摘要: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所有种类均头部宽大;颌部突出;骨架硕大;脚爪厚重,锐利有力;身上有粗毛覆盖;大小因种类不同各异;颈短而粗;口鼻部呈尖形;耳短眼小。白熊色白,多数其他种类则为黑色、褐色或黄棕色。野生熊寿命约为15—20年。 [阅读全文]
摘要:蝎子,是蛛形纲蝎目动物统称,目前已知有6科70属。 蝎子的浑身全副武装,周身披着壳质的铠甲,在不分节的头胸部,有单眼和复眼以及六对行动灵活的附肢;腹部较长,分布明显,前腹七节、较阔,后腹五节、较窄;末端有一球体,内藏毒液,突起部分形成尾刺 [阅读全文]
摘要:喜林芋(学名:Philodendron imbe hort. ex Engl. )为天南星科喜林芋属的蔓生植物。倚树攀生型植物。草质藤本,茎稀极短缩而近于不存在,具不定气生根,枝蔓长达3-6米。单叶长椭圆形,叶柄具长鞘,先端渐尖,全缘,亮绿色。佛焰苞厚,肉质,黄色或红色,肉穗花序直立,与佛焰苞近等长,浆果。原产于美洲热带雨林地区。喜高温,不耐寒,生长适温25-32℃。喜荫蔽环境。 [阅读全文]
摘要:喜阴花是苦苣苔科喜阴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10厘米,分枝多,茎部和叶上密生细毛;叶片大,卵形对生,边缘有锯齿,基部心形,叶面有凸起或皱褶;叶片主脉和侧脉为银白色,呈网纹状分布,叶肉绿色;花管状,漏斗形,橘红色,花心黄色;花期从春季一直开到秋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