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约翰·汤姆逊(英国物理学家)
摘要:约瑟夫·约翰·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1856年12月18日—1940年8月30日),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是第三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以其对电子和同位素的实验著称。一幅他正在研究阴极射线管的肖像挂在实验室的麦克斯韦讲演厅里。1940年8月30日,汤姆逊逝世于剑桥。享年84岁。人物生平1856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父亲是一个专印大学课本的... [阅读全文]
摘要:约瑟夫·约翰·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1856年12月18日—1940年8月30日),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是第三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以其对电子和同位素的实验著称。一幅他正在研究阴极射线管的肖像挂在实验室的麦克斯韦讲演厅里。1940年8月30日,汤姆逊逝世于剑桥。享年84岁。人物生平1856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父亲是一个专印大学课本的... [阅读全文]
摘要:约翰·威廉·斯特拉特(John William Strutt),尊称瑞利男爵三世(Third Baron Rayleigh)(1842—1919年),英国物理学家。1904年,因“研究气体密度,并从中发现氩”,瑞利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雷利勋爵(Lord Rayleigh)本名约翰·威廉·斯特拉特,后因继承了他祖父和父亲的爵位,所以他在三十二岁的时候,就根据英国的习惯,称为雷利勋爵第三,科学界一般... [阅读全文]
摘要:约翰·蓝道尔爵士,FRS,FRSE(英语:Sir John Randall,1905年3月23日-1984年6月16日),英国物理学家,雷达与微波技术的发展者之一。也是伦敦国王学院的DNA结构研究团队的领导者,他是研究计划的执导者与整合者,但并不是实际的研究者。雷达雷达(RADAR),是英文“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无线电侦测和定距)的缩写及音译。将电磁能量以定向... [阅读全文]
摘要:欧文·理查森爵士,(Sir Owen Richardson ,1879年4月26日-1959年2月15日),是英国物理学家,皇家学会会员。他在热离子学发射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发现了理查森定律 (Richardson's Law) ,因而荣获 192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人物生平1879年4月26日 ,理查森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Dewsbury,是 Joshua Henry 和 Charlotte... [阅读全文]
摘要:莱曼·史匹哲,英文名:Lyman Strong Spitzer, Jr.,1914年6月26日-1997年3月31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人物成就他是太空望远镜概念的提出者;也是电浆体物理学的专家;是仿星器(Stellarator)的发明人。主要作品仿星器(SPPS)(英文名为stellarator):模拟星球的器材,是磁约束的一种。主要用来受控核聚变研究,是个巨大的电磁室。仿星器的内部... [阅读全文]
摘要:拉希德·阿利耶维奇·苏尼亚耶夫(Рашид Алиевич Сюняев,1943年3月1日——),俄国天体物理学家,吸积盘理论的开拓者,并在1972年和雅可夫·泽尔多维奇一起提出了苏尼亚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出生于塔什干(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曾就读于莫斯科物理和技术学院以及莫斯科大学。人物生平苏尼亚耶夫1943年出生于塔什干(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曾就读于莫斯科物理和技术学院以及莫斯科大学。俄... [阅读全文]
摘要:欧内斯特·卢瑟福(英语:Ernest Rutherford,1st Baron Rutherford of Nelson,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知名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迈克尔·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卢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证实放射性涉及从一种元素到另一种元素的嬗变。他又将放射性物质按照贯穿能力分类为α射线与β射线,并且... [阅读全文]
摘要: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 [阅读全文]
摘要:达尼埃尔·谢赫特曼,1941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以色列人,理论物理学家,现为以色列工学院工程材料系教授。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具有准晶体结构的合金,在晶体学研究领域和相关学术界引起了很大震动。准晶体的相关研究成果已被应用到材料学、生物学等多种领域。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常务副校长。个人履历1941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1982年,他率先在实验室环境下发现准晶体... [阅读全文]
摘要:彼得·曼斯菲尔德爵士,FRS(英语:Sir Peter Mansfield,1933年10月9日-),英国物理学家,皇家学会会员,诺丁汉大学教授。由于在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他与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一起获得了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物经历曼斯菲尔德19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59年获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理学士,1962年获伦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2年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 [阅读全文]
摘要: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出生于英国苏格兰爱丁堡,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831年6月13日生于英国苏格兰爱丁堡,1879年11月5日卒于英国剑桥。1847年进入爱丁堡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成年时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大学里当教授,最后是在剑桥大学任教。1873年出版的《论电和磁》,也被尊为继牛顿《... [阅读全文]
摘要:莫特他在早期研究相同粒子的散射问题,而修正罗塞福的散射公式,今日我们用他的名字「莫特散射」来表示电子对电子的散射。日后,他对晶型固体以及金属与合金的性质,与对半导体的激发等方面均有研究。到六十年代的後期,他已身为剑桥大学的卡文迪希讲座教授,他的兴趣转移到非晶型的半导体研究,并且将这方面已著先鞭的安德生请到剑桥去,合作有八年之久,无怪乎非晶型半导体的神秘在他们的手中迅速被揭晓,而且迅速脱出理论研究的... [阅读全文]
摘要:欧文·朗缪尔(Irving Langmuir,1881年1月31日-1957年8月16日),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他最为著名的著作是“The Arrangement of Electrons in Atoms and Molecules”,出版于1919年。该著作建立在吉尔伯特·路易斯的立方体原子理论和瓦尔特·科塞尔(Walther Kossel)的化学键理... [阅读全文]
摘要:约瑟夫·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1736~1813)全名为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1736年1月25日生于意大利都灵,1813年4月10日卒于巴黎。他在数学、力学和天文学三个学科领域中都有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尤以数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人物生平拉格朗日父亲是法国陆军骑兵里的一名军官,后由于经商破产,家道中落。据拉格朗日本人回忆,如果幼年时家境... [阅读全文]
摘要: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俄文: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Ланда́у,英文:Lev Davidovich Landau,1908年1月22日—1968年4月1日),男,犹太人,苏联物理学家,号称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1924年在巴库大学毕业。后又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后周游欧洲,遍访物理学泰斗,1931年回国,1932年到哈尔科夫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1937年春,他到莫斯科担任苏联科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