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K
3084
沙士木卡姆音乐
沙士木卡姆用塔吉克的阿拉伯语可直译为“六个木卡姆”,是多种文艺品种的综合体,内容包括声乐、器乐、旋律和节奏性语言、文学以及美学观念等。它可以独唱,也可以合唱,由弦乐、弓弦乐、打击乐和管乐组成的乐队伴奏。这一传统音乐在中亚一个被称为玛瓦拉尔纳尔(Mawara al-nahr)的地区已经流传了千年,该地区以多元文化城市为中心,即如今的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沙士木卡姆的表演通常以器乐为先导,随后是主要部分纳斯尔(nasr声乐部分),包括两套不同的歌曲组合。这种艺术传统的源头可追溯到前伊斯兰时代,在历史长河中,随着音乐理论、诗歌、数学、伊斯兰科学和苏非派教义的演变而受到影响。 木卡姆体系曾在公元9~10世纪盛极一时,许多音乐学校纷纷在布卡拉市(乌兹别克斯坦)应运而生。布卡拉当时是沙士木卡姆的历史和精神中心,该地区的犹太社群也为这一传统艺术培养出大量的表演人才。沙士木卡姆的表演要求乐手经过特殊训练,因为通用记谱体系只能记录沙士木卡姆的基本框架,而不能捕捉到其完整的、丰富华丽的艺术内涵。因此,师生间口头传承仍然是保存该传统音乐类型及其精神价值的主要方式。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众多著名的沙士木卡姆艺人从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移居到以色列和美国的侨民社区,这导致了本地沙士木卡姆艺术人才的流失。
此外,随着许多沙士木卡姆大师的逝世,现在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绝大多数表演者是塔什干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且只有少数表演者保持了传统表演风格,这对该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造成了威胁。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沙士木卡姆音乐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