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帛书
纵39厘米,横47厘米,现流散美国,藏于华盛顿赛克勒美术馆。分为甲、乙、丙3部分。帛书角落处绘有四色帛画,以代表四季。帛书内容保存了大量创世神话以及楚地历法细节,为今人探索楚人的观念世界、生活细节等问题提供了相当充分的材料。子弹库帛书是现存楚地出土简帛文献中发现最早的,对简帛学研究无疑具有开创意义。
楚帛书,又称楚缯书、楚绢书,是1942年9月,在湖南省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晩期文物,是中国最早的带有数术性质的特殊作品,流落美国近80年,现存于中国的帛书。
1942年9月,长沙子弹库1号楚墓出土。1946年,被美国人柯强骗取;同年8月,柯强将运抵美国的楚帛书交给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的史克曼,史克曼曾将其两次寄藏于哈佛大学的福格博物馆;1949年,柯强又将楚帛书中完整的《四时令》部分,借存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长达15年,其余残片则继续留在福格博物馆。1964年4月10日,柯强从大都会博物馆取走《四时令》,卖给纽约古董商戴福保。1966年,辛格医生偶然在戴福保的店内发现《四时令》,楚帛书落入赛克勒之手。2024年6月,夏德安教授向中国文物管理部门移交了当年柯强存放楚帛书的盒子的盒盖;4月23日,《帛书传奇》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系统展示了最全证据链。2025年5月16日,楚帛书二、三卷回归祖国。5月18日凌晨3时55分,楚帛书二、三卷抵达北京。
楚帛书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帛书实物,也是迄今发现的唯一战国时期帛书,对研究战国楚文字以及当时的思想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楚帛书也是珍贵的先秦时代湖南地方文献,它反映了北方思想文化在湖南的流行和传播。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