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创建
32.7K
6629

浙江青花瓷

据考古资料,浙江地区青花瓷窑业生产可追溯至明代中期。2017年在发掘开化龙坦青花瓷窑址的过程中,在地层堆积中发现有“正德庚午年造”字款,从而将该窑址青花瓷器的年代框定在明正德(1506~1521)年间。自明正德年间开始,浙江地区青花瓷窑址数量不断增多,分布范围逐步扩大。据统计,浙江地区青花瓷窑址有安吉县洪家村窑址,鄞州区三夹岙窑址,义乌市大麦园窑址,松阳县碗寮村窑址,龙泉市孙坑北、孙坑南、金村碗厂窑址,庆元县下济、樟坑、竹口窑址,景宁县碗窑畈、油田村窑址,黄岩院桥苏楼窑址,苍南县樟岙村、碗窑村、竹篮头岗、后门山窑址,泰顺县泥塘坑、碗窑窑址,瑞安市碗窑村窑址,衢江区塘湖村、前林村、碗厂内、碗厂外窑址,江山市桐子坞、米碓顶、紫灵庵窑址,开化县龙坦、太官岭、窑墩、韩家坊、碗垃山窑址等30余处。窑址分布具有明显规律,即大多数位于浙西南和浙南地区,也即分布在与江西、福建交界地带。

浙江地区是青瓷的起源地,青花瓷烧制技艺并非浙江传统,浙江地区青花瓷窑址的出现主要是基于外来技术的引入,主要是江西、福建青花瓷技术的传入所致。如庆元竹口许氏家族,据《许氏宗谱》可知其自江西地区迁入,最早迁入此地的许氏始祖为许绍琳,年代可上溯至明弘治(1488~1505)年间。又如江山三卿口黄氏家族,据《须江窑村黄氏宗谱》记载,“……学赵公于乾隆间由闽省连城南坂迁浙衢邑廿九都紫灵庵,与福昌公裔孙同居住。……生于乾隆十八年癸酉三月十六日,终于道光十三年癸巳十月廿二日……”。当然青花瓷窑业技术的传入,是基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自然资源条件,即具备一定的原料、燃料和水源。对于青花瓷来说,青花料的存在与否,或许直接决定了青花瓷窑址的选址与分布。

6629

免责声明:本站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内容仅供参考。

以上内容均为商业内容展示,仅供参考,不具备专业问题解决服务,

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948026894@qq.com 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处理!

上一篇:曜变
下一篇:高句丽釉陶
一秒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