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龙
摘要:剑龙是鸟臀目装甲亚目剑龙下目剑龙科剑龙属的动物,也叫骨板龙。脑袋小,嘴的最前端长着像鸟一样的尖喙,喙上没有牙齿,牙分布在嘴的两侧,十分细小。外形健硕,体重可达4吨,前腿生有5个脚趾,后腿3个脚趾;剑龙的前腿稍短,后腿更长也更健壮。剑龙因身上大大的剑板以及尾巴上尖尖的尾刺是得名。剑龙分布于中国、美国、英国,生活在侏罗纪中晚期至白垩纪早期。它们食性为植食性。因牙齿细小,无法碾磨植物,只能吃一些低矮的苔... [阅读全文]
摘要:剑龙是鸟臀目装甲亚目剑龙下目剑龙科剑龙属的动物,也叫骨板龙。脑袋小,嘴的最前端长着像鸟一样的尖喙,喙上没有牙齿,牙分布在嘴的两侧,十分细小。外形健硕,体重可达4吨,前腿生有5个脚趾,后腿3个脚趾;剑龙的前腿稍短,后腿更长也更健壮。剑龙因身上大大的剑板以及尾巴上尖尖的尾刺是得名。剑龙分布于中国、美国、英国,生活在侏罗纪中晚期至白垩纪早期。它们食性为植食性。因牙齿细小,无法碾磨植物,只能吃一些低矮的苔... [阅读全文]
摘要:霸王龙属于暴龙超科的暴龙属,为该属下的唯一种,于1905年由美国古生物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亨利·奥斯本描述命名。如果参考其它恐龙种名的翻译格式,它的种名翻译为“君王暴龙”会更合适。成年霸王龙体长约12米,体重7吨左右,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捕食者之一。霸王龙是久负盛名的恐龙,拥有海量的标本收藏,其中几十件标本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完整度,使得古生物学家对于霸王龙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经典的形态描述... [阅读全文]
摘要:库普龙生存在距今2.27亿 -2.2亿年前的晚三叠世,肉食恐龙,属于小型恐龙,体长3米,在已知的767 种恐龙中,体形排在第453位。与库普龙体形接近的恐龙有纤手龙、爪巴龙野龙、贝恩角龙、阿特拉斯科普柯龙、弯嚼龙等。库普龙在美国被挖掘发现。 [阅读全文]
摘要:倍甲龙(学名Dyoplosaurus)意为“双倍装甲的蜥蜴”,是甲龙下目的一属恐龙。物种学史很多学者认为倍甲龙其实就是包头龙。不过,包头龙的尾锤上有长刺,而倍甲龙的却没有。虽然有这些的不同,但倍甲龙曾被认为是包头龙属的一个种,称为Euoplocephalus acutosquameus,或者是包头龙模式种(E. tutus)的异名。在2009年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Journal of Vert... [阅读全文]
摘要:原赖氏龙属(Eolambia)是禽龙类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中期的美国。物种学史在1992年,CaroleJones夫妇在犹他州艾麦里县的CastleDale市郊发现一处化石挖掘地点,这个采石场之后以Carole为名。在1994年,古生物学家詹姆士·柯克兰(JamesIanKirkland)在该地点发现了一些真鸟脚类的化石。在1998年,詹姆士·柯克兰等人将这些化石正式叙述、命名。模式种是Eol... [阅读全文]
摘要:汉苏斯龙(学名:Hanssuesia)是种厚头龙下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如同其他厚头龙类,汉苏斯龙具有厚的颅顶。汉苏斯龙与其他厚头龙类的差别在于,其顶骨有个凹陷处、顶额部颅顶宽、宽广的鼻部、缩小的前额叶、以及缩小的顶骨-鳞状骨隆起。分布范围汉苏斯龙生存于现今的亚伯达省与蒙大拿州。物种学史模式种是斯氏汉苏斯龙(H. sternbergi),原先是由巴纳姆·布郎(Barnum Brown)与Erich... [阅读全文]
摘要:剖齿龙属(学名:Koparion)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研究甚少。模式种是道氏剖齿龙(K. douglassi),是在1994年被描述、命名的。形态特征体长50厘米。它的化石只有牙齿,被认为是属于虚骨龙类,有可能是伤齿龙科。这些化石是发现于美国犹他州,地质年代被估计可追溯至侏罗纪晚期的启莫里阶,约1亿5500万至1亿5000万年前。莫里逊组的剖齿龙化石,发现于第6地层带。生活习性肉食性恐龙,繁殖方... [阅读全文]
摘要:作品简介唐传奇与唐诗并称“一代之奇”,其缠绵悱恻的爱情、热血勇武的侠义、怪奇迷离的神仙妖异,为大唐的辉煌增添了华彩。全书按照唐、宋传奇的题材,分情、侠、变、仙、鬼、妖、物、梦八个部分共45篇,每篇由题解、正文、注释三部分组成。既照顾到普通读者的接受与理解,又基于历史史实和文学状况,知识性、趣味性兼备,对于传世唐、宋传奇名篇一一解读、注释,文史互证,评析人物性格,追索情节发展,于心弦颤栗处,顿悟情之... [阅读全文]
摘要:作品简介作者从英国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开始,以自由人文主义为开端,指明了英国文学批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两条“轨迹”:一条轨迹可称之为“实用批评”,往往围绕具体作家作品做深入分析,由此产生出“细读”传统;另一条轨迹在方法上更多是理念先行,倾向于思考有关文学的一般问题。之后,以自由人文主义为背景,解读了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同性恋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 [阅读全文]
摘要:作品简介地瓜社区起源于2013年的北京花家地地下室改造项目,于2015年正式创立,目前已结出四个“地瓜”。它通过对社区闲置空间的设计、改造和再利用,创造“平等、温暖、好玩、创新”的社区共享空间,让很多人在家门口实现了自我价值,给当代中国社区带来意义非凡的变革。被评为“2018年度Beazley全球**设计之一”,斩获“DFA亚洲**影响力设计全场大奖”等国内外多项殊荣。地瓜社区创始人周子书系统介绍... [阅读全文]
摘要:作品简介苏轼词内容广阔,气魄雄伟,语言朴素,一反过去绮罗香泽及离情别绪的局限,是宋词空前的划时代的革新,也是宋词进一步的发展。本书备搜苏轼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评论,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和系年,为读者欣赏苏轼词提供了较多的方便。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 [阅读全文]
摘要:理查伊斯特斯龙是生存在距今8300万年 ~ 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的小型恐龙。恐龙介绍理查伊斯特斯龙英文名字:Ricardoestesia理查伊斯特斯龙生存年代:距今8300万年 ~ 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理查伊斯特斯龙发现地点:北美洲,美国,加拿大理查伊斯特斯龙体形:小型恐龙,体长2米在目前已知的 767 种恐龙中,体形排在第523位。与理查伊斯特斯龙 体形接近的恐龙,有恶灵龙,棒爪龙,亚洲... [阅读全文]
摘要:哈特兹哥翼龙(属名:Hatzegopteryx)是种大型神龙翼龙科动物。哈特兹哥翼龙拥有宽广、坚固的口鼻部,以及大型的下颌。化石发现于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包含头颅骨碎片、左肱骨、以及其他部分,这些化石显示它们是种大型动物,翼展可达12米,甚至更大。物种学史哈特兹哥翼龙(属名:Hatzegopteryx)是种大型神龙翼龙科动物。化石发现于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包含头颅骨碎片、左肱骨、以及其他部分,... [阅读全文]
摘要:龙盗龙是生存在距今2亿年前的早侏罗世的小型恐龙。恐龙介绍英文名字:Dracoraptor龙盗龙生存年代:距今2亿年前的早侏罗世龙盗龙发现地点:欧洲,英国,威尔士龙盗龙体形:小型恐龙,体长2米在目前已知的 767 种恐龙中,体形排在第523位。与龙盗龙体形接近的恐龙,有恶灵龙,棒爪龙,亚洲角龙,安尼柯龙,阿纳拜斯龙,阿瓦拉慈龙等。 [阅读全文]
摘要:葡萄牙龙(lusitanosaurus)意为“葡萄牙蜥蜴”,是种生存于早侏罗纪的原始恐龙。葡萄牙龙属于装甲亚目,可能是比腿龙还原始的物种。发现过程在1957年艾伯特·费利克斯·代·拉泼伦特和乔治斯·比斯泽斯基首次描述葡萄牙龙类型物种是葡萄牙龙属liasicus。通用名称来自Lusitania,该地区的古老拉丁名字。在具体名称指的是里阿斯。该模式标本是集合的一部分博物馆德史记自然达UNIVERSID...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