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百科

三江侗族大歌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1-26 11:09
浏览:33.2K

摘要: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富禄、洋溪乡侗寨的一种侗族大歌。简介三江侗族大歌通常在节日里由男女歌队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进行对唱,以此来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按音色,三江侗族大歌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和男女混声大歌几种。按体裁,则可分为鼓楼大歌(“嘎得楼”)、声音大歌(“嘎所”)、童声大歌(“嘎腊温”)、叙事大歌(“嘎锦”和“嘎尽”)、礼俗大歌、戏曲大歌和混声大歌... [阅读全文]

荣昌陶器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1-26 11:06
浏览:17.3K

摘要:手工艺品。产于重庆市荣昌区。根据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有关资料,原产地保护范围为重庆市荣昌区现辖行政区域。产地特征荣昌区位于重庆市西部,东连重庆市永川区,南接四川省泸州市,西邻四川省内江市,北达重庆市大足区、四川省资阳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地形以浅丘陵为主,陶土储量丰富,泥色为红、白色。泥料质地细腻,可塑性强,含水率低,且埋藏浅,地层稳定,极易开采。自然气候条件和文化传承适合陶瓷的... [阅读全文]

同州梆子

创建者:huhuhu
创建时间:2024-11-22 10:16
浏览:13.1K

摘要:历史沿革中国戏曲剧种。又称东路梆子。民间俗称桄桄、乱弹或硬戏。流行于以同州(今大荔)、朝邑为中心的关中东府十县,曾远传北京、山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明万历年间,“西秦腔”已流传到江南。相传明末李自成起义,曾以“西调”为军戏,后带至北京。清康熙初年,同州梆子出现了同州邹邑班及白牡丹、黄菊花等名伶。所唱有“二眼调”,以月琴、琥珀、琵琶伴奏。乾隆、嘉庆年间,是同州梆子的发展时期,板腔体的音乐唱腔已经... [阅读全文]

广州月泉国乐馆

创建者:百科编辑
创建时间:2024-09-04 11:18
浏览:24.9K

摘要:广州月泉国乐馆创办10余载,致力于打造传统民乐品牌,服务涵盖民乐培训、乐器批发零售、乐器出租维修和调律、考级比赛及演出策划等多个领域。 [阅读全文]

广州月泉国乐馆

创建者:百科编辑
创建时间:2024-09-04 11:18
浏览:23.7K

摘要:广州月泉国乐馆创办10余载,致力于打造传统民乐品牌,服务涵盖民乐培训、乐器批发零售、乐器出租维修和调律、考级比赛及演出策划等多个领域。 [阅读全文]

赛龙舟

创建者:小颜
创建时间:2024-06-11 14:46
浏览:24.5K

摘要: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阅读全文]

新时代修身辣妈大赛

创建者:Billie
创建时间:2024-01-18 15:26
浏览:17.4K

摘要:新时代修身辣妈大赛由云南双尚实业有限公司主办、修身管家·独家冠名—以支持女性成长蜕变,鼓励更多中国妇女活出自信人生,倡导美丽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美丽、自信、独立、优雅、时尚”的新时代女性价值观,致力于帮助天下女人“美丽一身,一生美丽”。 [阅读全文]

小头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2-19 15:57
浏览:41.3K

摘要:小头龙(talenkauen)该标本在2000年由阿根廷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奥尼拉斯·诺瓦(fernando novas)等人发现。小头龙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南美洲南端,2000年,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别德马湖岸发现了小头龙的部分骨骼。本次发现的部分骨骼化石和上次发现的特征是一致的,可以证明是同一个恐龙的化石。形态特征小头龙最特殊的特征,是胸部两侧长有碟状骨(platelike)构造的事。这样的... [阅读全文]

冠长鼻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2-19 15:57
浏览:24.7K

摘要:冠长鼻龙(学名Lophorhothon)意为“有冠饰的鼻子”,是一种小型鸭嘴龙亚科恐龙,化石是在1940年代发现于美国阿拉巴马州达拉斯县的一处露头,属于Mooreville白垩层,地质年代为坎潘阶早至中期。冠长鼻龙是第一个发现于阿拉巴马州的恐龙。物种学史正模标本(编号FMNH P27383)包含关节脱落的头颅骨碎片及不完整的颅后骨骼,都存放在芝加哥的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内。正模标本被估计身长约4.... [阅读全文]

纤角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2-19 15:56
浏览:16.2K

摘要:纤角龙又译隐角龙,在希腊文意为“有纤细角的面孔”,是种原始角龙下目恐龙。形态特征纤角龙身长2米,重量可能位在68公斤到200公斤之间。生活习性纤角龙如同所有角龙下目恐龙,是草食性恐龙。在白垩纪时期,开花植物遍布于大陆,纤角龙可能以优势的开花植物为食,以及蕨类植物、苏铁、松柏目植物。纤角龙可能用它们的锐利喙状嘴来咬下树叶或针叶。分布范围纤角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西部,与它们的近亲三角龙、牛角龙同一... [阅读全文]

赖氏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2-19 15:56
浏览:25.9K

摘要:赖氏龙(属名:Lambeosaurus)又名兰伯龙,意为“赖博蜥蜴”,是指鸭嘴龙科的一属,赖氏龙最独有的特征是斧头一样的头饰,它又高又扁且指向前方。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60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赖氏龙是草食性恐龙,可采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以釜头状冠饰而著名。已有数个可能种被命名,化石发现于加拿大埃布尔达省、美国蒙大拿州、以及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但只有两个在加拿大发现的种较著名。在... [阅读全文]

屿峡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2-19 15:55
浏览:13.1K

摘要:屿峡龙(学名Labocania)是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发现,是种兽脚亚目恐龙,可能属于暴龙超科,生存于7千万年前上白垩纪的坎帕阶。形态特征长6米,推测体重1.5吨。生活习性肉食性恐龙。分布范围白垩纪晚期分布于墨西哥。生物学史模式种反常屿峡龙(L. anomala)是由Ralph Molnar于1974年描述的。属名意指发现化石的La Bocana Roja组。屿峡龙是墨西哥唯一发现的暴龙超科恐龙... [阅读全文]

河神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2-18 15:08
浏览:27.4K

摘要:河神龙(学名Achelousaurus),又名阿奇洛龙,是尖角龙亚科下的一个属,生活在下白垩纪的北美洲,属于中型的角龙,身长约有6米。它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龙,有着像鹦鹉的喙,在鼻端及眼睛背后有隆起的部分,在颈的绉边末端有两只角。形态特征河神龙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龙,有着像鹦鹉的喙嘴,在鼻端及眼睛后方有骨质隆起,长头盾顶端有两只角。河神龙属于中型的角龙类,身长约有6米,体重约3公吨。物种学史河神龙属及其下... [阅读全文]

腕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2-18 15:08
浏览:15.5K

摘要:腕龙是侏罗纪时期“腕龙属”恐龙的统称。体长25米,高15米,重30吨,尾巴粗短,脑袋很小,脖子很长,外形与长颈鹿类似;前脚内侧长有大爪子;颌部发达,上下布满52颗牙齿,牙齿边缘锋利;四肢粗壮;鼻孔长在头顶上。因前肢较长而得名。腕龙生活于侏罗纪晚期的北美洲、白垩纪早期的北非。栖息在充满蕨类、苏铁目及木贼属的草原。性情温和,喜欢群居生活。以树叶、嫩枝为食。常结伴觅食。在行走的过程中,雌性会下蛋。恐龙蛋... [阅读全文]

迷惑龙

创建者:xman
创建时间:2023-12-18 15:05
浏览:21.5K

摘要:迷惑龙,梁龙科迷惑龙属,包括埃阿斯迷惑龙(A. ajax)、路氏迷惑龙(A. louisae)。迷惑龙的特点为粗且长的颈部、和又细又长的尾部。迷惑龙曾经一度和雷龙混为一谈,现已证明它们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恐龙。模式种名埃阿斯/阿甲克斯[Ajax],特洛伊战争中的希腊英雄.主将阿喀琉斯死后,埃阿斯/阿甲克斯与奥德修斯争夺阿喀琉斯的武器,奥德修斯用计取胜,埃阿斯/阿甲克斯自杀而死分布范围迷惑龙的化石发现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