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地水牛
摘要:低地水牛(学名:Bubalus depressicornis):是偶蹄目、牛科、牛属动物,是世界上最小的水牛之一。体长约180厘米,肩高约85厘米,尾长40厘米,体重150-300千克。毛色黑褐,雄性比雌性颜色更深,幼仔出生时为红褐偏橙色。低地水牛在头上和四肢下部都有白色标记,咽喉处有白色月牙形标记。雌雄皆长有一对墨绿色的直角,角长18-37厘米,扁平形,生于前额,角尖向后。 [阅读全文]
摘要:低地水牛(学名:Bubalus depressicornis):是偶蹄目、牛科、牛属动物,是世界上最小的水牛之一。体长约180厘米,肩高约85厘米,尾长40厘米,体重150-300千克。毛色黑褐,雄性比雌性颜色更深,幼仔出生时为红褐偏橙色。低地水牛在头上和四肢下部都有白色标记,咽喉处有白色月牙形标记。雌雄皆长有一对墨绿色的直角,角长18-37厘米,扁平形,生于前额,角尖向后。 [阅读全文]
摘要:大耳羚(学名:Dorcatragus megalotis):是偶蹄目、牛科、大耳羚属中唯一物种。体长80-86厘米,肩高50-60厘米,尾长6-7.5厘米,体重9-11.5千克。该物种存在性二态性,雌性往往比雄性更大且更重。仅有雄性长角,角长9-13厘米。上体皮毛红灰色,下体白色。有一道深色条纹从肘部到后腿沿体侧延伸,将两种主要颜色清楚地分开。腿很长很细,呈淡黄褐色。 [阅读全文]
摘要:大猩猩(学名:Gorilla):是灵长目、人科、大猩猩属类人猿的总称。分两个物种——“东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是现存所有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种,四足状态肩高0.85米左右,站立时高1.6-1.8米。直立的大猩猩可达1.75米高,因为大猩猩的膝盖无法真正伸直,所以其实际身长比这个高度还要长一些。雄性比雌性体大。体重一般雌性为60-100千克,雄性130-180千克。大猩猩的体型雄壮,面部和耳上无毛,眼上的额头往往很高。下颚骨比颧骨突出。上肢比下肢长,两臂左右平伸可达2-2.25米。人工园养的大猩猩体型最 [阅读全文]
摘要:貂熊是食肉目鼬科貂熊属哺乳动物。体长0.8~1 米,体重 7~32 千克,尾长 18 厘米左右;头大耳小,背部弯曲,四肢短健;弯而长的爪不能伸缩,尾毛蓬松;被毛长而蓬松,冬毛黑褐色,夏毛棕黄色;身体两侧有一浅棕色横带,从肩部至尾基汇合,形成半环状带纹,似“月牙”,此带纹毛甚长,可达 12 厘米;外形似獾,尾像貂,足掌类熊,叫声如犬,谓食肉兽中的“四不像”。因其身材大小和体型在貂与熊之间而故名。 [阅读全文]
摘要:袋獾是袋鼬目袋鼬科袋獾属哺乳动物。体型矮胖及粗壮,头大尾短;大耳朵、小眼睛,四条腿很短,尾巴粗长。毛发呈黑色,胸部和臀部往往带有小块白色的毛;脸上和头顶有触须。上下颌长满了尖锐的利齿,能咬碎骨头。雌性腹部有两个育儿袋,育儿袋很浅,而且袋口朝下。体形与鼬科动物相近。野生状态下寿命约6年,饲养状态下更长寿。 [阅读全文]
摘要:大王具足虫,又称为巨型深海大虱、巨型等足虫、深水穿山甲,是等足目漂水虱科下大王具足虫属生物。大王具足虫通常为19~37厘米,头上两对触须,腹部有7对关节肢,鳞片有特别的钙质外骨,与头部、尾部合为一体,像淡紫色的盾牌;一对特殊的复眼,由近4000个平面小眼组合而成,分别位于头部两侧。 [阅读全文]
摘要:毒镖蛙身体呈蓝宝石色,是原产自中南美洲的箭毒蛙科家族成员,毒镖蛙这个名字在这个家族中较为常见。与绝大多数青蛙有所不同的是,箭毒蛙白天的时候较为活跃,身体通常呈明亮的颜色。 [阅读全文]
摘要:东北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sp. altaica):是猫科、豹属动物。是虎的亚种之一。是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成年东北虎雄性体重平均为250千克,头体长约为2.3米;成年母虎平均体重约为170千克,体长约为2米,肩高1.1米左右,尾长1.3米左右。最大身长可达2.9米(含尾长)。该物种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东北虎的牙齿较强大,一般为30个。4 [阅读全文]
摘要:灯塔水母(拉丁学名:Turritopsis nutricula)是花裸螅目海洋水母科灯塔水母属刺胞动物。灯塔水母有两种形态,分别为水螅体和水母体。水螅体群体匍匐或竖立,螅枝分枝不规则,从螅茎基部至远端随着螅茎直径增大而增多,小群体螅茎单管型,大群体媳茎多管型。水母体伞呈钟形,伞高3~8毫米,宽2.5~7.5毫米,胶质;垂管宽大,横切面呈“十”字形,红色,约占内伞腔深度的2/3;伞缘有80~120条触手,从紧密排列的触手基球伸出。 [阅读全文]
摘要:杜氏剑尾海蛇(Aipysurus duboisii)是一种剧毒的剑尾海蛇属,主要分布在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的北部,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向西延伸至珊瑚海,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和印度洋一 [阅读全文]
摘要:帝王蝴蝶(Monarch butterfly)是在北美很常见的一种大型蝴蝶。在澳大利亚,这种蝴蝶被叫做Wanderer Bufferfly,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蝴蝶。在北美洲,帝王蝴蝶通常要飞行3000千米到目的地繁殖 。 [阅读全文]
摘要:大西洋鳕鱼是鳕鱼科鳕属的鱼类 。其头部很大,身体带黏液,体长可达2米,体重可达96公斤 ;具有三背鳍、二臀鳍、一腭须;体色多样,从淡绿或淡灰到褐色或淡黑,也可为暗淡红色到鲜红色,体上并有深色斑点。 [阅读全文]
摘要:帝企鹅是企鹅目企鹅科王企鹅属鸟类。帝企鹅一般身高在90—120厘米,体重达50千克。其形态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黄色羽毛,向下逐渐变淡,耳朵后部最深;全身色泽协调,颈部为淡黄色;耳朵的羽毛为鲜黄橘色,腹部乳白色;背部及鳍状肢则是黑色,鸟喙的下方是鲜橘色。帝企鹅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 [阅读全文]
摘要:洞熊(Ursus spelaeus)是一种生存于更新世亚欧大陆北部的熊,在约2万年前的冰河时期灭绝。因其化石多在洞穴内发现,故命名为“洞熊”,在很多著名的洞穴中,差不多都发现了洞熊的整副骨骼化石。此外,洞熊化石在我国北京周口店曾有发现。和巨型短面熊同为更新世两大巨熊。 [阅读全文]
摘要:短面熊,指的是距今200万年前,在美洲大陆上生活着的一类可怕的掠食动物。由于它们的主要猎物为美洲野牛和大角野牛,故有时被称为“噬牛熊”。短面熊在北美洲和南美洲都曾经存在过,当时的北美短面熊主要包括两个品种:Arctodus simus(巨型短面熊)和Arctodus pristinus(倭短面熊)。而在南美巨型短面熊方面,据国外媒体报道,古生物学家发现迄今地球上体型最大的熊。这种史前Arctotherium(南美巨型短面熊)平均体重达到1600~1700公斤,站立时高度可达到4.9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