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丘鹬(北美丘鹬)
摘要:小丘鹬别名北美丘鹬,为鸻形目、鹬科、丘鹬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大草原以东地区,栖息于阴暗潮湿、林下植物发达、落叶层较厚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有时也见于林间沼泽、湿草地和林缘灌丛地带。因为食物的原因,秋季会飞到美国南部觅食,但它不是候鸟,只是哪里食物多,就飞去哪里罢了。它身材胖乎乎,较短嘴长看上去有点像几维鸟。鹬鸟这一大类共有77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我国有38种。它们属小型涉禽鸟类,多栖息在海岸、沼... [阅读全文]
摘要:小丘鹬别名北美丘鹬,为鸻形目、鹬科、丘鹬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大草原以东地区,栖息于阴暗潮湿、林下植物发达、落叶层较厚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有时也见于林间沼泽、湿草地和林缘灌丛地带。因为食物的原因,秋季会飞到美国南部觅食,但它不是候鸟,只是哪里食物多,就飞去哪里罢了。它身材胖乎乎,较短嘴长看上去有点像几维鸟。鹬鸟这一大类共有77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我国有38种。它们属小型涉禽鸟类,多栖息在海岸、沼... [阅读全文]
摘要:小杓鹬别名小油老罐,为鸻形目、鹬科、杓鹬属鸟类,原产于大洋洲及亚洲东部,中国(黑龙江、内蒙、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俄罗斯、蒙古、澳大利亚、汶莱、关岛、印尼、日本、朝鲜等地。野生于湖边、沼泽、河流、农田及草原。1840年命名。2021年列为我国2级保护野生鸟类。小型涉禽,杓鹬家族体型最小的品种,嘴长而向下弯曲。喜小群活动,迁徙和越冬时,为较大的群体。繁殖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蒙古,越冬于印尼至澳大... [阅读全文]
摘要:小太平鸟别名十二红、绯连雀、朱连雀,为雀形目、太平鸟科、太平鸟属鸟类,原产于亚洲俄罗斯东南部、中国东北部,迁徙至日本及琉球群岛越冬。栖息于海拔9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针叶林、阔叶林中。1824年命名,无亚种。与太平鸟非常相似,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尾端有明显的绯红色斑纹,体型也稍小一些。次级飞羽端部无蜡样附着,但羽尖绯红。缺少黄色翼带。科目分类:雀形生存环境:丛林颜色分... [阅读全文]
摘要:小苇鳽别名小苇鹚,为鹳形目、鹭科、苇鳽属鸟类,原产于欧洲、亚洲、非洲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周边沿岸水域均有分布,北美洲附近也偶见。我国新疆地区也有分布。野生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富有芦苇、蒲草、灌丛等植物的湖泊、水塘、池沼、水渠岸边,也栖息于树林中流速缓慢的河流与溪边。1766年命名,共5个亚种。我国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夜行性小型的涉禽。拥有鸟类中最出色的的拟态本领。当出现威胁时,一动不动,能与周围环... [阅读全文]
摘要:小仙鹟为雀形目、鹟科、仙鹟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中国、印度、孟加拉、不丹、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我国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栖息于海拔2200m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中,尤其上临近溪流等水域的疏林和林缘地带较常见,冬季多栖于山脚平原地带。1836年命名,共2个亚种。雄鸟体羽深蓝,与大仙鹟的区别在体型较小,胸蓝色,臀白色。繁殖期间鸣声清脆婉转,清晨和黄昏鸣叫最为频繁。... [阅读全文]
摘要:鲟鱼是怎么样的鲟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大约有两亿年的历史,被誉为“河中之宝”和“长寿之王”。鲟鱼体长较大,常常可以达到两米以上,重达几十公斤,它们通常生活在淡水中,但有些鲟鱼也可以在咸水中生存。鲟鱼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鱼类,它们的体表长满了大片的骨甲,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攻击,甚至可以抵挡枪支等冷兵器的攻击。它们的头部也非常独特,头部的部分骨骼变成了一种锤状和非对称的鼻钩,用于在河底寻找... [阅读全文]
摘要:小须凤头雨燕别名小须树燕、小须凤头树燕,为雨燕目、凤头雨燕科、凤头雨燕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南部热带雨林,分布区域很窄。堪称燕形目中最漂亮的鸟类品种,也是无数鸟迷、摄影迷心目中的梦幻品种。它眼部上下漂亮的白色眉纹、可以高高竖起的羽冠,以及闪着金属光泽天蓝色的羽毛,都为其增添了无穷的魅力。科目分类:雨燕生存环境:丛林颜色分类:白色_蓝色性情分类:攀禽最大体型:25cm迁徙类型:候鸟寿命年限:15年适宜温... [阅读全文]
摘要:鸮鹦鹉别名枭鹦、猫面鹦鹉、新西兰枭鹦鹉,为鹦形目、鹦鹉科、鸮鹦鹉属鸟类,原产于大洋洲新西兰特有物种,曾经在北岛、南岛和斯图尔特群岛广泛分布,但目前在很多地区及范围已经灭绝了。鸮鹦鹉不会飞的习性决定了它们只能在没有哺乳动物和食肉动物的地区生存。位于新西兰西南部的白垩岛总面积为154公顷,岛上鸮鹦鹉喜食的植物丰富,是它理想的庇护所。1845年命名,无亚种。由摄影师沙恩拍摄的新西兰枭鹦鹉,曾获得国际摄影... [阅读全文]
摘要:小嘴刺莺别名褐阔嘴莺,为雀形目、刺嘴莺科、刺嘴莺属鸟类,原产于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1838年命名。经常三五小群地在桉树林地、灌木丛游荡,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树林里寻找食物,主要食物是昆虫和种子。体型大小与蜂鸟相仿,体长只有不到9cm,它打败了本地的斑啄果鸟科的钻石鸟,成为了大洋洲已知体型最小的鸟类。它拥有黄绿色的羽毛,全年都居住在同一地区,属留鸟。在繁殖季节之前,它们用草... [阅读全文]
摘要:吸蜜蜂鸟别名神鸟、侏儒蜂鸟、古巴吸蜜蜂鸟,为雨燕目、蜂鸟科、吸蜜蜂鸟属鸟类,原产于北美洲古巴特有鸟类,分布于哈瓦那、安迪亚、莫瓦、马亚里、关塔那摩沿岸以及领近的青年岛等地。主要栖息于附近有茂密灌木丛、藤类和附生植物的成熟林和林缘地带,也在山谷、花园和沼泽地活动。1850年命名。吸蜜蜂鸟每天采花上千朵,是名副其实的采花大盗。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它赖以生存的热带、亚热带森林和沼泽地遭到严重破坏,这种微... [阅读全文]
摘要:星雀别名星文鸟,为雀形目、梅花雀科、星雀属鸟类,原产于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栖息于干燥的稀树草原。其栖息地已收到一定威胁,由于过度放牧,使得它们赖以生存的草籽大大的减少,笼鸟行业也使其野外种群数量大幅减少。是国外比较受欢迎的笼养宠物鸟,国内比较少见。体羽豆绿色至灰色,面颊红色,浑身密布珍珠一般的白色小圆斑。雄鸟脸颊红色斑块部分宽而明显,雌鸟斑块小而且颜色淡。科目分类:雀... [阅读全文]
摘要:星鸦为雀形目、鸦科、星鸦属鸟类,原产于欧洲、亚洲、大洋洲的大部分地区,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也有分布。是典型的针叶林鸦类,也常出在果园、花园、树林和公园草地。1758年命名,共10个亚种。体羽呈咖啡色,具白色斑纹。飞行起伏而有节律,飞翔时黑翅,白色的尾下覆羽和尾羽白端很醒目。体上的白斑点飞行慢时易见。单独或成对活动,偶成小群。常栖于松林,以松子为食,会埋藏其他坚果以备冬季食用。科目分类:鸦科生存... [阅读全文]
摘要:新几内亚极乐鸟别名小天堂鸟、红羽极乐鸟、红羽天堂鸟、拉吉亚那天堂鸟,为雀形目、极乐鸟科、极乐鸟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巴布亚新几内亚特有物种,分布于新几内亚南部及东北部。在当地十分受人喜爱,就像袋鼠在澳大利亚、熊猫在中国的地位一样。它们于1971年就已经被作为该国的国徽象征之一,也被包含在国旗之内。巴布亚新几内亚国鸟,红黑两色的国旗上,印着一只歇在长鼓上的金色极乐鸟。在巴新航空公司飞机的机尾上,也画着一... [阅读全文]
摘要:喜鹊别名鹊、客鹊、飞驳鸟、干鹊、普通喜鹊、欧亚喜鹊,为雀形目、鸦科、喜鹊属鸟类,原产于除南极洲、非洲、南美洲与大洋洲外、几乎遍布世界各大陆,栖息地多样,常出没于人类活动地区,喜欢将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1758年命名,共10个亚种。中国有4个亚种。朝鲜、韩国国鸟,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自古有画鹊兆喜的风俗。当成群时,叫声甚为嘈杂,闹喳喳这个词就是为它们量身定制的。飞翔能力较强,且持久,飞行时整个身体... [阅读全文]
摘要:雪鸽为鸽形目、鸠鸽科、鸽属鸟类,原产于亚洲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区域,包括阿富汗、不丹、中国、印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和土库曼斯坦。栖息于高海拔2000-4000m的岩地、河谷及岩坡间。1831年命名,共2个亚种。头部颜色明显较深,像戴了一个头盔一般。后颈下部白色,形成一显著的白色领圈。上背褐灰,腰黑色。尾黑,中间部位具白色宽带。翼灰,具两道黑色横纹。虹膜黄色,嘴深灰,蜡膜洋... [阅读全文]